各想各的事儿,后面诸位则更多的惦记着县主姑娘的身体和安危,将能保暖的、能挡雨的,都给了姑娘。还得打起精神注意着别有人偷袭或者拦截他们。
这十来人骑着良驹赶路,路上有些因战乱而起的贼人,想杀人劫马。也有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兵勇,想抓他们壮丁,让他们去押运粮草或者打战,真是天大的笑话。十来人意见无比一致,对这种趁火打劫者,杀无赦。血比双开、三开更有用。
很快,众人还是赶到风雨前头,来到了那个小村镇,来到一户大户人家,请求帮忙。
这里已经切近郑国,老百姓的日子比边境好的多,也开放一些,言语也好沟通一些,人心也不古一些……邻居窜出来三条大狼狗,对着这一行赶路之人狂吠,你们都是坏人!
大户人家盘问了半天,确定不是逃兵或者土匪,才开了门,将他们安顿到低矮局促的偏院。
对风雨中赶路的人而言,有一片瓦能避避雨,本也不讲究,但这里的条件还真是……
偏院算是有上房三间,里面堆满了柴禾。厢房两间,里面堆放着一些杂物。这是大户人家一个杂物院子,根本就不是住人的。屋子里能站人的地方也有限,虽然屋里没漏雨不透风,却弥漫着一股灰尘味道,让受寒的人忍不住想打个喷嚏,好难受。
“算了,就在这歇歇吧。”粽子似的少年淡淡一笑,犹如雨中盛开的迎春,透着淡淡的清香。
“姑娘……”羊娃子好心疼姑娘,你是个小姑娘呢,才十、过了年十六岁了、才十六岁。
“出门在外,别那么多讲究。人家能给我们个地方歇息,也很不错了。人莫贪求,才能满足。”
姑娘揭开身上层层保护,身上衣服说没进雨,也潮的难受,还不如都解了去吹点自然风舒畅。但猛然揭开两层斗篷,一阵冷风吹来,姑娘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啊嘁!啊嘁!”
气劲儿大,喷嚏也打的老响,将屋里的灰尘惊得四处飞。打了两个,少年仰头冲天、皱着鼻子、顶着气儿,却半天打不出第三个喷嚏,好难受。她揉了揉鼻子,无奈的道。“打一个喷嚏是有人想,打两个喷嚏是有人骂,打三个喷嚏是生病了。这么说起来,是有人骂我,骂的我连病都不敢生。”
谁能这么狠狠的骂她呢?
旁人可不知道她名姓,骂是骂不到她头上的,就跟电话号码拨错了一个数字、email写错一个字符一样,发送成功了,接收不成功。只有那一个人知道她姓甚名谁,通讯卫星才能准确的将信息发到她头上。另外,旁人,比如晏清,也不敢那么狠狠的骂她,她回头会修理的他生不如死。可那个人不同,他一点不怕她,他也悍勇着呢。那个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