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苏花荣是个很尴尬的角色,颇有几分汉奸的意思。
明明大家都是齐朝人,他在为齐朝服务,弹压齐朝的阑尾炎。结果阑尾炎们总将他当叛徒。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苏花荣才理直气壮起来。人家老郑在京城也还对皇帝低头呢,他算个什么东西?识时务者为俊杰,该低头时就低头。
虽然苏花荣自己心态调整过来了,但郑国还是有一部分人将他看做卖国贼,瞧不起他。郑国军这些老顽固显然是最瞧不起苏花荣的典型。但苏花荣没指望这些人能看得起他。同样的,他也看不起这些人,造反了还当自己是东西,早晚要饿死,没军粮就得饿死。
宣慰副使是从四品官,但这里没人给他行礼。苏花荣也没当自己外人,见到上头位置空着,就坐下去了。看了看少年一行,他自顾说道。“郑都尉,肃晏王要打哈维国,为西宁王讨个公道,要在郑国募兵,你们有没有兴趣?”
郑武功看了一眼少年郎,少年郎则看着苏花荣。他倒是来得够直接。确实时间紧凑,他这么处理,很有意思。郑武功没看出少年郎的底细,只能冷哼一声,表示不与苏花荣为伍。
晏清很刻板严肃的添了一句。“征粮比募兵更紧要吧?西北十州都被扫荡了,流民逃亡无数,战事拖得一久,没粮可不行。”
郑武功看向郑哲功,他们也没多少粮了。民以食为天,没粮可是个麻烦事。看来事情还真得快了,慢一点郑国真募集三五万兵上去,他们到时候想加入其中作用也小。
时势造英雄啊!时不我与,如之奈何!
郑武功看着少年,颇有壮士断腕之憾!
少年心头动了一下,愈发高看郑武功三分,给郑武功一个眼色,转而与苏花荣商议道。“肃晏王有话要接受他们么?有没有什么话说?这么仓促募兵,准备让他们上去当炮灰?”
苏花荣看着清秀少年飘逸若仙,想起行前陶王的交代,心下先恭敬了三分,很认真的应道。“肃晏王并未明说,但那意思,只要愿随安西卫一同讨伐哈维国,那都是齐朝子民,待遇都是一样的。肃晏王对敌人冷酷,对自己人好,知道他的人都清楚。”
郑武功看一眼少年,少年刚好看他、神色间有几分嘲弄。
郑武功忽然觉得这少年比苏花荣漂亮的多,他宁愿相信少年多一些,确定自己是无路可走,而不是肃晏王那么菩萨心肠。那个冷面阎王能菩萨就怪了,政治文章,害死多少人。虽然行动可能类似,但一些细节的差别,或许能救他一命。
郑哲功和郑武功心意相通,明白他的意思,冷笑道。“那些狗皮膏药就别给他贴了,没得让人恶心。去救主公可以,但兵权必须归我们,谁都别想插手。还有我们家属,你要给个保证。”
苏花荣不知道事情何以这么顺利,但照陶王的意思,只要某位在这里,事情就应该这么顺利。他就忙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郑国人也是齐朝人,齐朝人闲着没事才会互相倾轧。
“你们随我们走,不要试图开小差。在事情有个着落之前,老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