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孤身一人,黄庭坚认之为母,并迎回府衙奉养。
这段往事,宋域沉并未听过,但此时无尽道人缓缓说来,竟有似曾相识之感,而且令他很快想到了苏东坡所作的《僧圆泽传》:蜀僧圆泽,与居士李源为挚友。圆泽在寂灭前已知投生之处,约李源到时相见。初生婴儿,见李源时一笑;十二年后,于杭州西湖天竺寺外,为李源吹奏牧笛一曲,从此缘尽,不复相见。
无尽道人自然也提到了圆泽僧。
说了几个或有名或无名的同类故事之后,无尽道人略停一停,看向宋域沉,目光份外慈爱:“小公子生有夙慧,无师自通驭兽之术,宣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道我搜尽天下此类人物,又怎么会错过小公子这样显眼的一个?只可惜迟了一步。我虽不相信你坠崖而死之事,但也无处追踪,只能时时留意。仙游观鸦群袭人之事,外人看来,只道是天罚,老道我又怎么不知,这必定是韩迎或者是他弟子的手段。江陵的通缉令上,你的相貌,可是与昭文县主相像得很,年纪也正对得上。再想想韩迎曾经到过宣州,将你秘密带走,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毕竟良材美质,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到,决不可轻易放过。既然知道你的出身来历,知道你已到芜湖,要在昭文县主处守株待兔,也就容易得很了。”
无尽道人说得十分恳切真诚,宋域沉却只怀疑地打量着他:“道长,轮回转世之说,原是佛家教义,天下众生皆有前生后世。偶尔遇上一个孟婆汤少喝了几口的,用不着这样大张旗鼓满天下去找吧?”
无尽道人被噎了一下,随即又满脸堆笑了,显然被噎得很欢喜:“小公子很有见识,不过,”话锋一转,细细开导起来,“凡俗之人,即便有前生后世,也不过是随波逐流、懵懂无知。你看那原上野草,岁岁枯荣,河上鲜花,年年开谢,看似繁华热闹,又何尝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然而悟得长生之道者,便大不相同。蜀僧圆泽识得来生去处,便能与旧友相见;山谷道人记得前世文章,今生功名,便从此中出。”
宋域沉恍然若有所悟:“金丹多毒,炉鼎害道,内视导引之术只能延年不能长生,道长这是想以佛法证长生道?”
他随口说来,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话,不应是他这样的年纪能够说得出来的。
这番话一说,无尽道人立时双目放光:“山谷道人与蜀僧圆泽依托于佛法,于转世之时,保住灵识未泯。听说藏地僧人之中亦有活佛转世、灵识不灭一说。可见佛法修到高深处,确有效应。我年少时,曾经识得一位有大智慧大神通的修道之人,苦于病痛,因此中年以后便专心于长生术,也曾说过金丹多毒、炉鼎害道这样的话,打算另辟蹊径,以佛法证长生道。当日我年纪尚轻,见识不够,不免说了些不太恭敬的非难之语,那位修道之人,给了一句很简短的回答。”
他停了下来,看向宋域沉。
宋域沉有些恍惚地接了下去:“佛法道法,万法归一。”
无尽道人现在是兴奋得满脸放光了:“正是如此。不过那位,唔,明先生,后来又以为,不可限于佛法道藏,这世间至善至恶,至情至性,大智大勇,大拙大巧,皆可入道,修至穷尽处,便可翻出一番新局面来。”
宋域沉有些明白了:“所以道长号为无尽,并且想要收一个号为‘有穷’的弟子。”
无尽道人正色说道:“我有弟子无数,但‘有穷’之号,只能给一个人,就如同后世,有穷的弟子之中,‘无尽’之号,也只能留给我。”
宋域沉吃惊地道:“道长不会想说,我便是那记不起前世约定的蜀僧圆泽,道长便是那守约来寻旧友的居士李源吧?”
无尽道人呵呵笑道:“小公子这样想,也不为过。”
宋域沉默然。
前生后世之说,对于尚且年少、甚至于年幼的他来说,如此缥缈恍惚。
他看看信心十足的无尽道人,忍不住想要再噎一下对方:“道长难道就不想一想,或许会认错人?
无尽道人:“韩迎的驭兽之术,是经过明先生改良的,其中最重要的改良便是无声之声,成为韩氏驭兽之术的不二法宝。当日你在仙游观中,操控鸦群时,用的便是这无声之声吧?若不然,肯定早已被重楼子发现。这无声之声,韩迎可是用了十五年才得以参透练熟,至于他的弟子,还没听说过有人学成。你到韩迎身边,不过五年吧?”
宋域沉默不作声。他当然不会说,其实他在韩迎身边只呆了不到半年,后来全是自己照着那本秘录修习的。不然无尽道人更要言之凿凿地说他是某人转世了。
无尽道人又道:“山谷道人生来便聪慧过人,诗书画号称‘三绝’,知晓他来处之后,东坡先生曾经感叹:书到今生读已迟。言外之意,那些天资杰出之人,往往是有前生福慧的庇佑,只不过他们自己大多与世人一样无知无觉而已。小公子难道就没有觉得,很多东西,你学起来都要比其他人快得太多,容易得太多?”
宋域沉心中一动,抬起眼来看着无尽道人。
无尽道人显然察觉到了他心中的动摇,郑重其事地道:“明先生当年,因为先天不足,未能得享高寿,我有幸追随先生十年,待他殁后又守墓十年。十年学道,十年悟道,直至今日,颇有所得,小公子若有心,不妨与我共同参会,以证大道。”
无尽道人说得客气,但是宋域沉很清楚,自己乐意也得留下来,不乐意也得留下来。
更何况,他心中有许多疑惑,也有许多好奇。
他想了一想,说道:“恭敬不如从命。只是韩师父那儿,还要请道长送一封信过去,以免韩师担忧。”
就让无尽道人以为他是韩迎的弟子好了,只要韩迎得了信,乔空山自然会知道。
任何时候,都要留一点儿底牌在手中。
现在,乔空山就是他的底牌。
能够让宋域沉答应留下来,无尽道人满意之极,当下慨然应允送信之事。
当然,他决定只送“平安”二字到昭文县主之处,等着韩迎找到昭文县主,自然知道宋域沉平安无事。
他不想和韩迎翻脸,但也决不想让韩迎拿到信后,追踪送信人、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