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东部人口密集,学武之人众多,大大小小的门派成百上千。在这其中,又以天玄、紫云、瑞金、天波、长名这五派声誉最佳,是江湖同道以及百姓交口称赞的名门正派。
以天玄门为例,弟子两千余人,都是人中龙凤,不仅要勤于苦练,还要好学上进,端的是文武双全。天玄门弟子的义举,也常被说书师傅当成趣事传诵,再加上人们口口相传,就算是半点武功都不会的普通百姓也多少听说过。
不少人都想将自家娃儿送入天玄门,不但能学武强身健体,还能读书习字,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自家门派声名在外,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这本该是桩乐事,可是天玄门掌门人尹昊却对此伤透脑筋。一帮一派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决不是只看弟子人数的多寡。而且盲目扩张,无法因材施教,只会导致门人良莠不齐,反而有损门派清誉。尹昊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将上山求师的求学者统统回绝,连同那些想用来“疏通”的银票、古董和名贵药材,一齐丢出了天玄山门。
“学武,图的是强健体魄、扶助弱者,求的是凝练心神、锤炼意志。若从最初便心术不正,走这些歪门邪道,吾又怎能相信你将来能成为学武良才呢?再者,若收下这些礼品,吾天玄门哪里是收徒,分明就是买卖门徒名额,吾又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师祖?”
丢下这一番话,尹昊便令门下弟子对外言明,天玄门不会再对外招收门徒。此令一出,原本求师者纷至沓来的天玄山上,才终于重回清净。
那一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尹昊,带着独生女尹飞灵,准备下山游玩。走到山腰处,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扶着腰坐在石阶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尹昊上前询问,却听老者说,自家小儿子在天玄门学武三月有余,如今孩子娘生了一场大病,怕是不久于人世,他才冒昧上山,想通知自家幺子,回家见他娘最后一面。
尹昊闻之,不由生疑:天玄门已有四载不曾收徒,哪里来的新晋弟子呢?听他这一说,老者慌了神,连声大叫孩儿不见了。尹昊和尹飞灵好一通安慰,担保为他查找孩儿下落,才连哄带劝地陪着老者下了山。
之后,尹昊立刻彻查此事。这不查不要紧,一查,让他大惊失色:原来光江浙一带,便有数百名孩童失踪,都是被一个自称“引路人”的侠士,引荐去了天玄、紫云、瑞金、天波、长名等各大门派,却自此杳无音讯。
失踪的孩童大多来自农家。这些穷人本就没钱送孩子读书,眼下突然出现一个大侠,声称“你孩儿天赋异禀,是学武的奇才,若你愿意,我担保你孩儿投入天玄门下”,对于他们来说,没花一个铜板,自家娃儿就能进入名门大派习武读书,那还不是天大的好事?于是,个个都对那“引路人”千恩万谢,就差没有磕头谢恩了。他们哪想到,这一谢,竟是将孩子送上了一条有去无回的不归路。
自从开始调查孩童失踪一事,尹昊天天来无影去无踪,整日整日地在外面奔波。小飞灵知道爹爹有要事在身,也不哭嚷吵闹,从不去打扰尹昊。可眼见爹爹的眉头越皱越紧,那时刚满十二岁的尹飞灵,忍不住拉住了尹昊的衣摆,轻声地问:“爹爹,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儿,让你如此烦恼?”
尹飞灵自小聪颖过人,尹昊也不瞒她,便将所查之情况说给小飞灵听。说到最后,他沉声长叹:“那引路人对天玄门情况了如指掌,派中情势说得分毫不差,唉……”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声叹息。尹飞灵吓了一跳,惊讶反问:“爹爹,你是怀疑,有天玄门人参与此事?”
尹昊虽是默然,但他那忧心忡忡的模样,已是回答了小姑娘。尹飞灵握紧了小小软软的拳头,大声地说:“爹爹,天玄门怎么能有这样的恶人,拐卖孩童,为祸乡里?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坏蛋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