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在城外的兵营里。
孙病从王宫回去之后,越想越生气。凭什么国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主宰其他人的命运。虽然他从风后老师那里接受的教育是,应该尊崇主公的命令,就算要对同门师兄弟动武,也是可以的——就像现在,旁捐率领的军队,正在跟同为风后四大门徒的樟夷,鼎之国大将,进行对抗。但是,他就是觉得,国主不对。
既然国主是错的,那么什么是对的呢?
他自己不是国主,也从没想过自己坐上那个位置时,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不过,既然伊鲁卡出现在了都城,证明他的主公,天子,这个未来的祖之国国主,应该也在。
不如去问问他的想法吧。带着这样的目的,他派人找到了天子——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难,并把他请到了兵营,讨论这个问题。
“我认为,”天子说,“在某种程度上,鼎之国的大贤韩非说得没错,不管是国主,还是普通人,都应该遵循法度。
国主虽然有掌控一方的绝对权威,但是,如果做得不够好,就会使这个国家衰退,民不聊生。就像爵之国现在的国主,因为他的错误决策,导致爵之国盗匪横行,社会秩序崩坏。”
孙病很有兴趣:“那么,阁下认为,应该如何去遵循法度呢?”
“于国于民有利的,就是国主应该遵循的法度。平定乱世,维持秩序,这是其一,使百姓能够生活在一个安宁的环境之中,才没有性命之忧。鼓励农商,振兴百工,这是其二,百姓光是活着还不够,还要吃穿用度,才有富足的生活。尊师重教,优待士子,这是其三,百姓吃饱喝足之后,就会有精神需求,这个时候,就应该让那些有学识的人,去教化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追求高雅的情操,而避免沉沦于低俗的娱乐当中去。”天子一口气说了一大串。
孙病没想到对方滔滔不绝地讲了这么多大道理,而且,他居然都听懂了:“所以,这就是阁下认为的,天子应该遵循的法度,对吗?”
天子:“是的,作为一个天子,决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去做一些胡乱的决策。国家的发展,本身就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规律,就能制定出法度,按照法度办事,就能顺应国家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那么,法度从何而来?大贤韩非的学说吗?”孙病问道。
“韩非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最根本的问题。”天子说,“他的法度,是从现世的一些流传下来的古老经验中,得出来的。这是错的,一个道理用的人多,并不一定是对的,他们忽略了这一点。”
“确实是这样没错,”孙病说,“那么阁下认为,法度从何而来?”
天子:“我的老师里尔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本身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从自然规律中寻找我们应该遵循的法度。而我的门派,就是做这样一件事的。”
“探究世界的本源......”孙病细细品味着这番话,“你们跟泰勒斯的门徒很类似啊。”
天子:“确实是很类似,我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
孙病:“那么,哪一个门派才是正确的呢?”
天子给了他一个意料不到的回答:“不知道,现在谁都无法证明自己。”
孙病以为天子会为自己的门派说话,没想到,他给了一个老老实实的回答。
“阁下居然不偏袒自己的门派,真是让我意外。”孙病说。
“人有自己的观点没错,但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否认其他人,特别是这种没有结论的事情。”天子一字一顿地说。
“好!哈哈哈哈哈,”孙病激动地站了起来,“好!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否认其他人,好!阁下真乃大贤大德之人,日后必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