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那贼首仍旧不愿,手中大刀霍霍,直指宋凛,不愿多言商量。
一刀劈下,宋凛顺势闪过,贼首再一记拦腰横劈,丝毫不愿给予宋凛喘息之隙。
但宋凛功夫何其高深,岂是一个毛头小贼能奈何之人,哪怕贼首拼尽全力,十数个回合下来,也不曾伤得宋凛一根毫毛,倒是他自己,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持刀不稳瘫坐。
身旁身后散开的匪众围集搀扶,或端茶倒水,或拍背顺气,又或揉腿捏肩。
贪生怕死的劝让降服,莫做无谓挣扎;骨头稍硬的便欲唤众围攻,车轮疲敌,他们两百多人,不怕耗宋凛不倒。
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贼首却另起计较,挣开搀扶之众,起身再次跪倒宋凛跟前,却非谄媚,直言欲拜为宋凛麾下,精进武艺,勤加练习,以效犬马之劳。
这实为贼首所谋缓兵之计,他空有一身气力,使出浑身解数也敌不过三皇子赤手空拳,若不能学有所精,只怕称霸四方之业,早晚夭折,不若趁此机会请降,假意归顺,待学有所成,再伺机出逃可矣。
宋凛闻言面色再次下沉,却不立即表态,看向贼首四众探寻深思。
贼首私以为三皇子信他不过,恐其心不诚,遂振臂一呼,命得力手下纷纷下跪,示愿一道归降,绝无半句虚言。
沉吟一阵,受不住贼首匪众耳边嘈杂,宋凛回神扫视,见其众面色各异,虽心有疑惑畏惧,却仍以贼首是瞻,心悦诚服,想其必有可敬可叹、“可圈可点”之处。
遂冷声转问其名,答曰:某姓董,名合,表字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