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返祖88炮(1 / 1)

之前说飞行手机是四散而逃,其实应该是三散。 三个方向,钢铁城墙,以及两侧丘陵峭壁。 鲁格最初干掉的两头,就是飞往钢铁城墙的一队。 那么这最后三头,自然是向着一侧小丘往外飞。 之前在营地内时,它们飞得还不算快,可一旦冲出去,速度立马就飙升起来。 鲁格这边已经冲到了营地边缘,如果继续再往前冲,跃上小丘就该冲向峭壁后的山崖。 都说跳崖之后必有奇遇,就不知道他连人带坦克一块跳,能不能奇遇也有双份。 嗯,那就是完全在开玩笑。 他可不会傻乎乎开着战车跳崖。 额不,他自己也不会跳。 跳崖还能有什么奇遇?还有什么奇遇能跟得到个穿越系统相比? 有求必应的新版本? 算了吧,做人不要太贪得无厌。 眼看最后三头飞行手机越飞越远,鲁格有不能驱车飞出悬崖,他再想用遥控机枪去把它们扫射下来已经不可能。 但他还有最后一招,火炮! 如此,他干脆降低车速,让它慢慢向前滑行,等走到小丘上时差不多在重力作用下停下。 而他自己则故技重施,跳到后排车厢,调节起迫击榴弹炮来。 普通迫击榴弹炮想打空中目标多少有些狗拿耗子的感觉。 可鲁格这门,原型好歹是88毫米反坦克炮。 那后者还有原型,却是一门88毫米防空炮。 用这样一门炮打天上的目标,绝对不叫偏门,只能说是返祖。 当然,做了轻量化连射化以及迫击炮化之后,这门炮与它的两代祖先相比,各种参数事实上都有很大不同。 比如二战时的八八炮,不管是防空炮还是反坦克炮又或者坦克炮,都是线膛炮。 炮管内有类似步枪的那种螺旋膛线,会让打出去的炮弹自行旋转。 迫击炮众所周知大部分是滑膛炮,绝大部分没有膛线。 不过迫击榴弹双用炮要兼顾榴弹炮的用法,其实也是有膛线的。 但是新炮的膛线,不管是尺寸还是长度之类,都与原炮不一样。 累积下来,在诸如炮弹初速之类的关键要素上,新炮与原型跑更是差距甚远。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用料不错工艺也过关,这门炮的精度,至少在5公里内并不算差。 总体来说,似乎还可一用。 鲁格这边与其说要捣鼓捣鼓火炮,其实大部分精力是用在了炮弹上。 若是能做出新一代智能防空炮弹的话,鲁格就真的一点都不担心了。 然而现实是,那种炮弹使用材料过于复杂不算,还需要相当时间的调试,他现在根本来不及。 最终,他还是选择使用二战时老爷88防空炮的同类弹药。 定时引信榴霰弹。 榴霰弹,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榴弹和霰弹的结合。 就是让一发榴弹打出去的破片像是一发霰弹那样。 感觉就像是霰弹枪打内含钢珠的鹿弹鸟弹。 嗯,打天上飞的,那只能是鸟弹。 只不过一发这种弹药打出去的钢珠,数量更多散布更广。 打击在空中高速飞行的小型目标,就得靠这种方法。 四舍五入的话,也可以把这样一门炮看作是巨人用的霰弹枪。 当然其实原理并不完全一样。 榴霰弹,更像是先打出一发独头弹。 让那独头弹飞到一定区域,再像榴弹一样炸开,把里边的钢珠炸出来。 毁伤作用机理是这样,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时机怎么掌控? 是谁,用什么方法,决定这枚被打出去的“独头弹”在什么位置像榴弹一样炸开? 这部分,就是所谓定时引信的作用了。 鲁格用得最多的一种引信,是触发式,也就是碰炸式。 这种引信撞到目标身上,就会被激发进而引发主体炸药爆炸。 但这种引信对地可以,对空可不行。 想想看,一枚直径近9厘米的巨大炮弹,居然要完全撞到一个截面边长甚至还不足9厘米的目标上才能爆炸。 那何必还要让它爆炸,能打那么准的话,就是一块儿板砖,也能把敌人解决掉好吧。 所以二战防空炮的炮弹,普遍采用的引信是另外一种,定时引信。 已知炮弹速度,已知炮弹飞行角度,那就可以计算出炮弹飞行到一定时间时的飞行高度。 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定时引信的爆炸时间,来调节炮弹的爆炸高度。 不过,这种引信对于已经知己知彼的防空高炮阵地适用,但对鲁格目前的需求来说,就不那么好用了。 因为炮弹速度他知道,什么样的角度才能打中敌人,他就不知道了。 但这也不要紧,他也有办法。 之前他给缇雅造弹药时就设计制造过这些定时引信榴霰弹。 虽然有限的弹药都被装到了缇雅小挎包里,但他还可以直接从后勤空间那里买新的。 只是又得咬牙忍过心疼就是了。 一边给自己小心脏按摩按摩,他一边兑换出一个弹匣五发这种炮弹,依次设定上不同的引爆时间,装到了自动装弹机上。 速射迫击榴弹炮本身是有个类似弹匣的结构,说是弹匣,更接近于老式漏夹。 华夏语语境里说给枪换弹,口语中经常说换弹夹,其实就是说的老式的漏夹与桥夹。 但其实英语里也容易混淆。弹夹clip与弹匣magazine也经常被混用。 所以,这并不是华夏语境下天然不专业的问题,只是个枪械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两者具体的区别挺多,想完全说明白很麻烦,其实听名字大体上也能有个主观判断。 弹匣,就是装弹的匣子,是个盒子状,子弹在里边。 弹夹,就是夹住子弹的夹子,子弹露在外边。 桥夹,是夹住子弹后边的底缘,也就是子弹尾部那片向边缘凸起的金属片。 夹住这个尾巴,就能固定住子弹。 漏夹,则像是一块镂空的铁皮架子,像是把子弹们堆在一起,从外边用铁皮给它缠绕包裹起来。 迫击榴弹炮的炮弹弹匣,其实更像是这种漏夹。 毕竟,要把那么大个的炮弹们都装到匣子里边去,浪费材质不说,还浪费体积,更没有必要。 能用漏夹的方式进行供弹,其实再改进下就能换用弹链供弹了。 弹链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可扩展可衍射且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