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莫慌,内子会在府衙一口咬定京中流民乃是假扮的,为您争取时间,您一定要说服蜀中太守在明日城门落锁之前飞书传于陛下,言明此事,如若不然便请太子亲自向陛下陈述此事。”
太子叹了口气,心中慌乱不堪,一时间言语无措:“可这蜀中太守为了政绩不报,又怎会因我这黄口小儿的一两句话改变主意呢!”
黎蔚嘴角挂着浅浅的笑,语气坚定:“他会的。”
见太子不解的神情,解释道:“其因有三,其一,您知道了就代表陛下很快也会知晓,您这是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其二,蜀中太守自以为能够解决此事,没想到事情越闹越大,此事他正需要一个帮手,而您有这个能力。”
太子闻言,觉得黎蔚说的甚是在理,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其三,您若出面以赈灾的名义请太守相助,还能给他功过相抵的机会,他的政绩也不至于太过难看。”
太子使劲点头,唤下人拿来笔墨纸砚,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感激道:“多谢皇叔前来相告,本殿即刻休书一封送往蜀中!”
黎蔚面上微微一笑,心里仍挂念着方小寇。
“既如此,便交给太子殿下了,还请您务必劝服蜀中太守,本王先走了。”
“皇叔放心。”
太子话音未落,就见黎蔚从院墙跃了出去,他愣了片刻,便回过神来,专心落笔。
日头快到正午,中书丞相才迟迟赶来,方小寇在一旁坐着,困得直打哈欠。
府衙门口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工部帮忙修筑城墙和在铺子帮工的乞丐们都正值休息,各个闻声赶来。
“黎王妃!”中书丞相刘大人先问候了一句方小寇,她这才睁开眼睛。
方小寇瞟了瞟他的官服,知道这便是中书丞相了,清了清嗓子,准备发挥她的戏精精神。
“丞相大人,民妇有冤啊,这些刁民堵在民妇的医馆门口许久,还要危害民妇的性命!”
方小寇说着就要跪下,刘大人赶忙出手制止。
“黎王妃,这使不得!”
刘大人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王大人,王大人别开脸,他就知晓此事定然棘手。
壮汉也不甘示弱,跪着挪上前来,喊冤:“丞相大人明鉴!小人着实是从蜀中赶来,只为了一口饭吃,绝无坑害他人之意啊!”
方小寇巧笑嫣然:“丞相大人,依此人所言,从蜀中至京城所有城镇的官员皆隐瞒不报,京城守军还擅自将流民放入城中,此事您可知晓?”
刘大人听了方小寇的话,面色一下沉了下来,他可不敢将这么大的罪名扣在这么多的官员脑袋上。
壮汉见门口聚集的百姓中,有与他一样受了贿赂,前去医馆堵门的,竟大声喊道:“大人!我有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