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晞将手中的纸张递过去,“就三张,你们轮着看吧。”
众人接过一看,首先是被那龙飞凤舞的字吸引了注意力,瞧这苍劲有力的笔锋,折角遒劲如嶙峋老松,撇捺牵丝似云中野鹤,藏锋刚猛顿挫,收尾如延锋如云。
写得一笔好字!
如此笔墨,就算是大越有名的书法家见着都要赞叹三分!
有人不忍不住问道:“……这字,是出自唐老板你之手?”
唐明晞:“是我表弟写的。”
由于没有复印机,方案全都是唐明晞口述,裴浅写的,草稿打出来之后两人又商议修改了一下,这才将最终版本定下,重拟了三张。
本来她想写个五六张来着,见了裴浅的字后唐明晞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那么纤长的一双手,写出来的字铁画银钩,用来给她拟合同写方案,委实暴殄天物。
众人感慨唐明晞有一个好弟弟,若继续在字这方面努努力,假以时日定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
唐明晞谢了他们的恭维,然后将注意力拉回方案上。
这是个根据量进行谈价的策略。
按照每月两百斤起步为一个阶级,每个阶级每斤便宜五文钱,总共分三阶级。
虽然每个阶级少的就五文钱,但在场的都不敢小看。
一斤少五文,一百斤就少五百文,一千斤少五两,他们都是做长久生意的,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而且现在唐明晞的价格已经打出去,对外统一都卖二十文,他们这些拿来做菜下酒的都是一份份端上桌,量肯定是没有一斤,光是中间的差价都给他们营造了不少利润。
两百斤一阶级的起点不算高,他们些天几乎是一个礼拜就能出一百斤,生意好些的酒楼菜馆三四天就能卖掉这个数,这往上还少,四百斤就能十文钱一斤,六百斤就五文……若是按照最高等级那个拿货,中间的差价利润香着呢!
思到此处,在场的老板忍不住将目光投向赵程淼和韩烨。
这两位一个开着四里八乡唯一的酒馆招牌,一个开着棣源县老字招牌的菜翡翠楼,对于豆干的供应需求是最大的,肯定能达到每个月六百斤,差价再加上小蝶的利润……怕是可以再让这两位开一家酒楼。
人与人的落差是不能想的,一想就觉得心里不平衡,不平衡之后就是不舒坦。
众人看看赵程淼和韩烨两个商业巨头,又将目光转向唐明晞。
“……唐老板,这么搞阶级容易乱,为何不将价格统一呢,你看,整个棣源县的食商一个月购买的豆干量肯定会超过六百斤,你都按照这个数给我们如何?”
他们想着,既然唐明晞这豆干卖五文钱一斤都是赚钱,利润可谓是相当大,怎么就不能一视同仁呢?
“张老板是吧。”
唐明晞看向那个留着一次小撮胡子眼冒精光的人,“都是做生意的,你不可能不知道薄利多销这个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