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
黄氏脑子多聪明呀,一下就反应过来了,立刻点头。
“那行,以后这活就给你了,一个月多给一吊钱。记住一定不要怕麻烦,记清楚免得找后账。”
“成,我晓得了。”
黄氏立刻明白了,她需要辅佐章氏和马燕,因为这两人干活仔细绣花也好,但心眼可不如她。
林宁正是这个意思,绣坊需要一个智囊能拿得住主意的人,自己若是去京城,就得有人拿主意,不至于让坏人来把绣坊给坑进去。
“绣坊是大家的,事关大家的荷包,这个绣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还有很多难关需要面对。
今儿只是别人学我们的款式,明儿就有人来害我们,每个在绣坊干活的人都要多操心,谨言慎行,绣坊的图稿,决不能流出去。”
“是,我们记住了。”
“继续吧,以后改在每日下午我教大家针法,绣技进步不是一天的事,还需要大家多练习多下苦功夫。
别的不说,荷包帕子上可以练针法,便是绣得不好看也不要紧,我也能给你们卖出去,多努力就能多赚钱。”
林宁不断地鼓励她们,给她们创造条件锻炼针法,让她们早日提高。
下午要发钱了,那批坏道的布料基本用完了,别说这第一炮打得漂亮,料子便宜衣服却卖得挺贵的,样式好看新颖么,这批料子确实赚了。
黄氏给大家发钱,每个人该多少钱都记录得很清楚,她只要照着干就行,以后就让她记账了。
黄氏知道林宁抬举她,肯定不会亏自己,干起活来也特别用心。
回到屋里林宁累得躺在躺椅上迷瞪一会。
箫大婶看了心疼地进了厨房,端了一碗汤出来。
“小宁,你喝完汤吧,娘一大早炖的鸡汤放了一点人参须和红枣,你身体弱可别累病了,你喝一碗。”
“谢谢娘,唔,好喝。”
“好喝多喝一碗。都累瘦了。”
箫大婶咕哝着又进了厨房。
他们已经搬进了新院子,宽敞又明亮,做饭洗衣服洗澡都特别方便,而且还能男女分开,冬日有火坑和火墙,也十分暖和,有这个烧水洗澡也方便。
院子里铺了青石板看上去特别利索赶紧,好打扫,靠墙画了几块地,用来种菜,自家吃菜就不愁。
院子里还种了果树,几家院子里种的树都不太一样,这样彼此可以分享。
院子里不养鸡鸭了,容易生虫子,特意挪去后院的空地上,修了几个圈,可以养动物,盖得好冬日也不怕冷。
林宁给画的图纸,各处都想得周全,大家都按照这个样式盖的院子,弄完都特别满意。
喝了一碗婆婆做的鸡汤,林宁满足地舒口气。
箫泽也从族学回来了,手里还拿了一个小篮子。
“你拿的是什么?”
“甜杏,他们给我的,你洗洗在吃。”
“好,我留一点给大伙分分。”
“行。”
林宁分了一些杏子出来给左邻右舍都分分,一小篮子还挺多的,这玩意也不能吃太多。
自己洗了一点坐那吃果子,箫泽回屋换了身衣裳,然后拿了竹子坐那砍,准备做几个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