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笑着停下手里的活和女儿絮叨几句。
“要说这事我还是听你爹说的,他三叔的功名就是被你爹给取消的。
当初林氏的祖母偏心这个小儿子,苛待压榨他们一家子,还欺负她们娘俩,最后导致矛盾爆发选择分家。
但林氏却选择了净身出户,不沾林家一点便宜,带着父母就出来了,仅有两身衣裳一套针线包而已,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是借助在邻居家的。
就这样她靠着刺绣的手艺硬是让自己翻了身,买了宅院还让她娘生了两个儿子。
如今更是出钱出力买祠田开绣坊,让整个林家宗族都站在她的背后。”
她笑盈盈地看着女儿,希望她能明白,箫家配得上咱家。
柳云儿沉默了片刻,“娘,我懂你的意思了,如果是我净身出户,我想我做不到林氏如今的模样,还能让自己嫁得这么好。
论刺绣我不如她,论学问一时半会也不能拿来还钱,那举人不也就那点钱么,我不如她多矣。”
“你明白就好,你和你姐姐都没有高嫁,论起来你爹也只是个县令不是大官,去高门肯定要受委屈的。
我和你爹哪里舍得你们如此委屈,低价的好处是婆家不敢给你们委屈受,我给你们出头也能有理有据说两句,要是高门大户,你爹进门都要被人瞧不起。
你不要听你舅母他们给你胡说八道,看不上箫家,是泥腿子这样的话,你表哥到现在还是个秀才,儿子都多大了也没考上举人,那秀才名次还不如礼哥呢。英雄莫问出处。”
“是,娘,你放心我懂您和爹为我的良苦用心,我嫁过去会好好过日子,孝顺公婆尊重长嫂。”
“这才对,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学学你大嫂,记住出门在外听你大嫂的,进了门你们是一家人。
她不会害你,害你就是害礼哥害她男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是,我记住了。”
柳云儿知道爹娘是为她好,自然听爹娘的。
“云儿,我有种感觉,你可能比你姐姐嫁得好,也比她更幸运。礼哥的前程不会差。”
徐夫人叹息一声,女儿是长女嫁得太早了。
当初看着女婿各样都不错,也是很有潜力的后辈,可如今已经成亲多年孩子都七岁了,仍然没有考中举人。
“娘,要不然趁这次我的事,再给姐姐补一点嫁妆吧,当初姐姐嫁的时候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我心里想着是不是给姐姐再补一些,冲着您的外孙么。”
柳云儿和姐姐哥哥关系都很亲近,长姐没少疼她,便是嫁了也没少惦记他们兄妹。
“你以为我不想么,你知道林氏有多少陪嫁么,她的嫁妆都是在县衙登记过的,足足超过了万两,全都是自己赚来的。
我要是给你的陪嫁少了,你进门必定要低人一等。你姐姐的事容我再想想,我寻思着给你姐姐再买个庄子。”
“那也行。娘,我不用那么多,有庄子就行,已经有一个千亩庄子两间店铺,足够了,那省城的府衙的千金小姐出嫁也不过三千两嫁妆,这已经很多了。
哪能各个都是林氏,这样比较也不公平,再说了我也怕我嫂子心里不高兴。”
“这是我的陪嫁,我给我女儿,她有什么不高兴的。”
徐夫人撇撇嘴。
“娘,您不为我嫂子,也要为我哥哥,为我的小侄儿小侄女呀,我可心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