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箫泽回来了,显得有点疲惫,林宁瞧着就有点心疼就给它端了盆热水洗洗脸。
“今儿很累么?”
“还好,我干得多么,这不是有这个机会,想着跟县令大人多学点本事,为以后做打算。
今儿县令大人暗示我了,希望我能在县城买宅院,让礼哥出来单独住。”
“他们也担心婆媳问题。”
“应该是,这门亲说到底咱家略微有些高攀,可你也知道爷爷根本就没考虑过不认字的村姑,从我这头他就打定了主意孙媳妇都必须读书认字,不认字的压根不考虑。”
萧爷爷对一代一代的儿孙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是个掌权的大家长。
从箫大婶到钱氏,再到黄氏,箫大婶不认字可性格好,家里也不穷且团结,当得起长嫂风范和品格;
钱氏家里条件好她认得几个字,哥哥们都读书,家里清白干净也团结友爱,没有狗屁纠纷;
黄氏哥哥是秀才第六名,家里条不差,她自己就认字会算数。
看看,一个比一个条件好,一个比一个高,箫爷爷从孙子这一辈心里就定下了,不认字的孙媳妇是不要的。
林宁家里那么多破事,要不是自己能干,有事业有手艺,自己各方面都特别出挑,整个林家村都乐意护着她,萧爷爷也是不会答应她进门的。
人家大孙子当时是秀才头名,现在是举人头名,早就有媒婆给他家说好亲事了,家里条件都比林宁家世强多了。
但林宁有个好处别人没有,娶了林宁就可以进一步融入林家宗族,宗族会提携箫泽,有人脉资源肯定先给他用。
他俩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的关系,箫爷爷也知道林宁是个好姑娘,关键孙子惦记到心里了。
综合考量箫爷爷选择了林宁做孙媳妇,事实证明他没选错人,箫家有了林宁很快就翻身不难于钱上,孙子也得了举人。
婚姻是门当户对,娶妻娶贤,好媳妇旺三代,为以后长远考虑,总是要慎重选择。
箫泽揉揉眉心,“我猜应该是怕自己女儿受委屈,有两重婆婆么,担心自己女儿驾驭不了也是有的。”
林宁点点头,对,还有箫奶奶在二叔那养老呢,柳云儿确实要面对两个婆婆。
“那我出钱,你去给礼哥选个院子,都走到这一步了,也不怕花钱。
二叔和三叔帮我看着绣坊,确实省了我很多心,我还真需要他们给我帮忙。”
他们夫妻对礼哥好,萧爷爷也投桃报李,让两个儿子学本事替林宁看着绣坊,这绣坊是算在她陪嫁里登记在县衙的,可没让林宁吃一点亏。
二叔三叔拿钱也是写了契约,按利润的比例进行分红,不存在吞掉她东西的问题,还有林家宗族在背后支持她。
“我去看看选个好点的。”
“你落在礼哥名下吧,既然做了就大方些,再选个庄子,这个要写在长辈名下。”
“好。爷爷说买个大的,写二叔三叔的名字,礼哥还有免税的土地,这样他们不用交那么多税了。”
“也行。”
“我二叔说给你写借条,回头赚了还你钱。”
“还挺认真的。”
林宁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