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子过得好,箫大婶进厨房做饭是乐趣,不是辛苦,三五天就做一顿哄哄家里的爷们而已,其他都不用干啥活。
箫大婶闲不住就种个菜绣个荷包,得闲就找村里的妇女说说话,或者给爷们扎个鞋底,悠闲又踏实。
她不太喜欢去县城过日子,憋屈也不自在,没人说话,不如村里好。
林宁得了允准才去收拾衣服和绣架。
“哦,我忘了说,你爷爷说再给你做一个绣架放家里,省得你来回背着它怪重的,这个你拿回去用,回头再给你做一个好的。”
“真的,太好了,还是爷爷疼我。”
“小事。”
箫爷爷也和蔼的笑了。
张叔来了。
“叔,你咋来了,我明儿就回城了。”
“我带点布料还有话给绣坊,这个是那单活的钱,主家赞不绝口,满意的很,夸了你了。还给你赏赐了几匹布料还有两盒药材。”
林宁把东西拿过来看了看,料子都是非常好的锦缎,有印花的,还有素面缎,但颜色都特别好看。
两盒药材也是百年药材,价格不菲,确实是好东西。
“这好药材不多,娘你收起来。”
“行。”
箫大婶就把东西收了。
“主家直接给的金子,见了你的东西特别惊喜,这是给他家老爷子的贺礼,整寿数的贺礼,特别看重。
没想到你的东西那么好,当场就惊艳了,一高兴还给我赏了五十两银子呢。”
张叔为啥乐意维护林宁,给她的每一次机会,她都拼尽全力,每一次都收获超过价值的夸赞和认可,让他出门办事都特别有脸面。
“没垮台我就安心了,这金子是好看,娘给你收着吧。”
“给我收着啊。”
“啊,可不得你收着呀,咱要存着,绣坊也要花钱,你儿子去京城说不得还要买产业和院子,那花钱可老多了,这些还不一定够。”
“还真是,老大媳妇你给孩子收起来,京城东西贵,真不见得够。放县城不安全,金子值钱不缺钱用先不急着花。”
箫爷爷也说了。
“行,那我给你们收起来。”
萧大婶就给收自己匣子里了,萧老大是根本不管钱,没钱就伸手跟媳妇要,赚了钱就扔给媳妇,其他一概不管。
“我得了一批特别好的香云纱,漂亮得很,我抢了一些,你看能干点啥,你弄啥我都能给你卖了。”
“成,我一会看看,我弄了两柄扇子,你瞧瞧。”
林宁又把扇子给张叔看。
“不错,扇子好卖得很,价不高花样多不愁卖,你大胆多做些。”
“成。”
林宁又去了绣坊看看布料,安排一下做一些衣服,剩下一些做团扇,图纸都给了,照着做就行。
绣坊目前非常稳定,稳中有升,做衣服赚得挺多的,兼带着辅佐绣娘做团扇,一步步来,还有宫花也做得越来越漂亮了,销量也很不错。
二叔过来了,“绣坊的人手不太够,还是需要继续招人。另外我给你请了一个省城的绣娘,年纪挺大了,准备养老的,只能教绣娘手艺,也是苏绣。”
“多时来?”
“过两日,林天回来一起带回来,人家要看看环境,落户咱村的事还要在考虑一下,她带了个小孙女,也是学苏绣的。”
“行,回头看看手艺人品好不好,要是都不错争取把人留下来。绣娘先从村里选,让我娘和燕子考核,先做宫花荷包。”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