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还挺全乎,工具都给我买了。”
“礼哥院子还有好多东西要修呢,这不就能省点钱了么,再说我们院子买来的时候有个别座椅也要修修,还得二叔多费心。”
“交给我了,我就喜欢鼓捣这些玩意。”
二叔瞧着高兴得不行。
“爹,那林地的果子,可以酿酒么,我们娘几个稀罕喝一口果子酒嘞。”
“能,我这不就想着果子不能白瞎了,想着酿酒么,你放心冬天就能喝上了。
可惜了,今年青梅酒没来及准备,弄得少了,等明年我给你多准备一些,浸泡一年风味更好呢。”
萧老大很有经验的说了,他自己酿酒好多年了,兴许比不上酿酒大师,但水平也绝对不差,以前靠这点酒水也能赚几个贴补家用呢。
“还有红苕酒是吧,我爹做这个酒味道也可好了。”
虽然是便宜酒水,可他干事特别踏实用心,一丝不苟,出来的东西真不错,在县城时茶馆也卖这个酒,口碑都特别好。
“今年给你们多酿一点。”
“成啊。要是您弄得顺手了,我就在买个铺子给您专门卖酒水中不?”
“那动静太大了吧。”
“我觉得行。”
二叔抬起头眼睛也亮了。
“爹,二叔,我买个铺子,你联合起来干,或者回头拉上我三叔一起干,赔了算我的,赚了算你们的,好歹也是自己的铺子了。”
林宁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要做的是扶持二叔和三叔的工作能力,一步步将他们扶起来独当一面,未来礼哥和炎哥才能走得更稳当,不缺钱,家里矛盾就少一大半。
也不会出现贫富差距大,眼红嫉妒的事,咱自己有产业,日子有奔头,忙着呢,顾不上嫉妒你。
“这哪行,我也不能老占你便宜呀。”
“这样,我买铺子,我收租金如何,头二年赚的钱归我,后面你们兄弟自己商量咋分,白纸黑字写清楚,我心里想着我三叔也要来的,兄弟联合起来一起干,酒馆还有小吃都行啊。”
箫二叔看了眼老大,有点动心。
“咱们可以卖小菜,隔壁就是咱家酒馆,菜色不用很好,便宜点,大家都吃得起,喝点小酒,这不挺好么。”
“那酒馆不能只有这一两种酒啊,去别家买?”
“对呀,叔你忘了,咱家乡的酒水出了名的好,多少人想挤进京城没机会呢,兼带着卖别家的酒水,少赚点差价也行啊。”
“那行,我们在考虑一下,这一时半会也不急,今年不行,明年出了酒再说。何况点心铺和小铺还没回本,没赚钱,不稳定,我走不开。”
箫二叔很快又冷静下来,摇头说先不干,等这头弄好了再说其他的,不能让孩子赔钱,老大岁数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怎么行呢。
“那行,我让人琢磨着再来两间铺子。爹,您出门时想着打听琢磨一回,咱们做好准备,这要是干得好了,我连铺子一起给了礼哥和炎哥也不是大事。”
“家里有个好长嫂就是不一样。礼哥这小子将来要是不敬着你们,我都饶不了他。”
萧二叔现在和他们是一条心的,点心铺虽然没赚钱,但顾客反应都很好,而且干得特别出色,主要点心不如绣铺来钱快,是细水长流的事,要回本需要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