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7章(1 / 1)

第3547章边境守军主帅温通书送回来的情报很详细,显然也是经过细致的询问汇总。这件事就是卫国做的,准确的说就是天问。在收到的时候,王康就立即明白了天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扰乱边境,霍乱大秦。温漳说的也没错,站在本国立场上,将这些人清除,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佳的处置方式。这也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可他不能那样做。他要顾及声名。哪怕这些难民都是来自他国。现今新朝进入正轨,人心归一,欣欣向荣。这样做有违人礼天和。而且他也过不去内心的坎,如果他真那样做了,那他也就不是王康了。他相信天问也肯定是有后手的,也许那样反而落入他的圈套......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你给我这么多难民,让我难以处置,增加我的压力,可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不变的定律。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秦并不排外,王康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包括他统一货币,建立联盟,都是为这件事情而准备。也许,这就是一个契机。之前长时间的战争,将这个国家破坏到一塌糊涂,前朝大楚从曾经大陆人口最多的国家,衰落到极致!人口损失巨大。而大秦版图,出现地广人稀的局面。因前朝楚国的政治制度导致很多耕地荒芜,未开垦的荒地很多,这个国家还有很多资源没有被探索发现......那些贵族,诸侯只看中眼前而不重未来,也不会管那些平民百姓的生死。但王康不会那样。他要保证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个任务很艰巨,任重而道远。所以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生产,投入建设,去开荒,去耕种!人,才是根本!开明三年,是建设之年。就像工部尚书说的那样,这些建设都离不开人......而这些涌入的难民,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这样分析下来,利大于弊。思绪闪过。王康开口道:“看待事务要从辩证的角度。”“何为辩证?就是分析利弊。”“温漳和郭祖得的建议是完全站在本国角度立场,他们没有私心,但朕做不到!”“如果朕那样做了,朕跟天问又有什么区别?”“陛下圣明!”“陛下仁慈!”众多官员相继开口。“所以朕决定,把他们留下来!”王康沉声道:“准确的说是救助他们!”“可是?”听到此。温漳忙着道:“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压力会很大很大,而且他们并非本国人......”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康打断。“朕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统一大王朝,岂能没有这般胸襟?”王康沉声道:“在朕的眼中没有卫国人,没有吴国人......只有秦人!”“东方三国,迟早要并入我大秦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