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5章议定结束,达成共识。各诸侯王都立即传信回封国安排妥当,万一发生突变,将立即起事勤王,威胁寿春,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也开始为出行准备。既然是朝见,肯定要准备些礼品,并且还应该是厚礼,相关流程很是繁琐,时间紧急,只能从简。但他们不能回到封国准备,也只能从奉国这边拿了。当然不可能白给,毕竟这么多人,份额可是不小,又是一番商议之后,采用预支后付的方式,奉王给提供使得他们也有了准备。也因此,准备的厚礼就大打折扣了,不过这都不重要,他们本来也不想多拿......已经耽搁了几天,所以必须要立即出发。第二天,九位诸侯王就开始出发了!相应的各种排场也是很足,并且项百川还派人大肆宣扬,传遍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九王朝见。不对,应该是十王。薄王项目将会从他的封国直接出发!这也给了人们极大的震动。这时民众才知道,原来九位诸侯王早已经到了高堡。但不管如何,终于有了定论。东楚的城民百姓一颗提了的心终于落地了。战争应该不会有了。这最后的安宁之地,不会遭受破坏。不过也不一定,是否真的安定还要取决于寿春朝见之后,但不管如何,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九王出行,排场极大。光是车队相加就有二十余量,随行人员数百,护卫军士五千余人......端的是声势浩大,这也是奉王项百川有意而为。之前王康放出了那样的话,他们宣扬的越重,王康便越有顾虑。不过不听得厥王有什么消息。厥国在楚国,不对现在应该说是秦国。在东南角的位置,跟卫国相邻,算是边境封国。他若是去不了。那王康会真的出兵清缴吗?总之,这场盛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但双方达成共识,不管是什么制度,新朝都已经算是真正的统一了。时间很紧,各位诸侯王也不敢怠慢,既然决定去了,那肯定要赶在期限内赶去寿春,这样不给王康什么借口。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次新君与东楚诸侯王们的一次博弈。相互踢球,互相找借口,只不过这次主动权又落在了东楚诸侯王们的身上。我们已经按照规定朝见,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因为造势极大的缘故,这一路上吸引了很多关注议论。再说也有这么庞大的车队。战争结束,新朝建立。一切都归于了平稳,至少寿春附近是这样的。那些逃离的人也都回来,也都定居了下来。不过这只是说明平稳了下来,并不代表生活就好了。事实上处于苦难中的百姓依旧有很多很多。长时的战争耗费国力,影响正常生产耕种,逃难都来不及,又哪有余力从事其他。
第3285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