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2章(1 / 1)

第3282章跟了王康这么多年,自然不能亏待。有很多人都到了地方坐镇,也有进了枢密院执掌大权。军队体系也进行了重新编制,招降的楚军打乱重组。关于赵国军队的问题,王康已经跟姜承离商议,达成共识,将会有一半留在新朝,是以借调的名义。战争结束了。对于赵国来说,周边已经没有敌国,曾经边境守军是为了防卫楚国,而今没有必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哪怕回到国内,可能还要面临解散的问题。养军队是要花钱的,而且还是一笔不菲的消耗......但新朝却依旧有面临战争的风险,王康派骑兵将卫国军队全部消灭,这已经不可调和。卫国是临国,不得不防备。因此会留下来一部分赵军,以自愿的方式,当然军费是由王康这边负担。对于越军王康有同样的打算,只是越君也不在这,王康也不好意思直接留下。现在还在纠结中。总之,各项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一个富有朝气的新朝。同时,新律也开始了正式推行!在朝廷各部署的布置下,关于新律的布告张贴在了街道各处,也有专人进行宣扬解读。受王康的命令,邢部尚书杜怀远亲自监督执行情况。没到一天的时间,就有多位贵族按新律查处。起因很简单,一个街头的流民见到一个贵族没有跪拜让行,这位贵族便气极不忿,教唆下人将之打死。在前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们都见怪不怪了,可现在却不正常了。流民也是有正式身份的国民,现在应该称为秦人了。既然是秦人就受律法保护,他没有义务跪拜让行,而打死了他,就是犯了重罪!这位贵族的来头不小,但还是被处死了。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起,也让人们感叹,也有更多的贵族在哀嚎,这位陛下难道是要把贵族折磨死吗?同时他们也感觉到极其不忿,最大的贵族不是他们,而是那些诸侯王。新律在东楚肯定推行不了,凭什么他们就要执行?怎么还双重标准?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当天有很多人都联名上书表达不满,但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强硬回应......眼看着新律推行如火如荼,新朝加之每个人身上的烙印越来越重,短短时间,已经有不少人自傲的以秦人自居。在这种情况下,温漳却越发的感觉到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们并没有回去,因为过不了几天他们各自的王上就要来京朝见了。虽然王康已经明确表示会和平解决,但却冒出来一个新律。这新律如果在东楚推行不下去,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可王康会打自己的脸么?肯定不会。所以温漳就感觉到了不安,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没什么好办法。这几天,他一直都在想王康跟他定的赌约,可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等着了。不止是他,现在寿春所有人都在等着诸侯王进京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