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才特意没有把家庭划分为作战单位,这样就放弃他们自由发挥才能,只要使劲浑身解数把食物带回来就行。
出院子,李英兰顺着山势走,上山的这一带没有宽敞的耕地,反而是被人踩出来的小道,围满了杂花杂草。
沿着小道朝上爬,李英兰仅凭着后世30年的生活阅历来辨认,这片山脉外围的植物生长环境。
“嗯,表层土质不干,说明地下深层蓄水能力强,说不定这个改茶村是盆地。”
“婆婆丁、蕨菜、棉菜、折耳根……”这些后世常见的野菜这里都生长得有,补充维生素这方面,李英兰放心了。
家里没有农具,她这次是空手空脚的出门。
走得略深一点,她一头钻进白玉空间。
从库房里面拿出锄头,她狠劲对着成熟的1拢番薯地挖掘。抛开深土肥大的番薯连串拔出。
“好大,好多,这一拢怎么也得出产个3、4十斤吧。”李英兰目测估计,喜上眉梢。
她一边挖,一边捡番薯,撇剩下的番薯叶又栽了一点回去,期盼下次能继续长。
干了一会儿活,李英兰累得捶腰。挥锄头可不简单,挥得不好,不仅活干的不漂亮反而更费劲。
她是从农村走出的女孩,在大城市生活了十来年,对农活已经生疏了。现在穿越被迫捡回种地的本领,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余下的番薯叶她把嫩的摘出来,一会儿拿回去烫来吃。抱着一筐沉甸甸满当当的番薯退出空间。
她在下山之前,灵机一动,拿少许番薯叶往地里埋。徒手挖泥,弄得满手污渍。
一步一步慢慢悠悠,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太阳差不多落山了,她才走到家。
“娘!!!”董有果看见李英兰急匆匆的跑上前。
“哇!!!太多番薯!!!”
“小点声,生怕别人听不见是不是?”
李英兰看她总爱大呼小叫,举止毛毛躁躁的便指了出来。这样的性格太容易招惹麻烦了。
董有果乖乖的用气声,神秘兮兮左顾右盼以后说:“哦好,娘我来帮你抬。”
番薯交给董有果放,走进这家院子。
董有森指了指地上摆满的陶土,陶碗骄傲的说:“娘,我找到的这些东西,刚捏好碗,等会儿我再捏几个盘子,用大火烧出来,咱们家就有器具了。”
李英兰看了土胚子忍不住夸:“嗯,好。不粗,你捏的有模有样。”
“嘿嘿,大哥在后面搭土窑子!其他人都过去帮忙了。”
“好,我洗干净手就过去看看。”
搭土窑?这可是门不错的手艺,有了土窑可以解决一部分加工问题。例如烘烤、炙烤、火焖等。
来到搭土窑现场。
众人挥汗如雨,干劲十足,董有林正在刮土,两个儿媳妇在挑水。
“娘回来了!”
“嗯,都好好干,晚上我们吃好的。”
“什么好的?娘你出去捡到啥了?”方桂香好奇。
“挖到一筐红薯,个头这么大!”她一边说一边比划。
“今天晚饭我来做,你们抓紧赶工。”
两个儿媳妇一听不用自己去做饭,十分诧异,对视一眼,回答的声音更加热情。
“谢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