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送走郑家人,后脚李英兰就召集全家人到堂屋集合,把合作经营的事情交代一遍,只见董有林面露难色。
“娘,做吃食要天天早起,咋能让您连好觉都睡不着?我看您就别参与了,我和我媳妇早起熬粥吧。”
董有森乍一听也是拧眉,不过他的关注点另有其他。
“娘,郑家人是做生意的老手了,咱没人跟到府城去盯着,会不会生出什么岔子?”
李英兰表情淡然地嗯了一声:“你们说的我都考虑过了,府城临时不跟过去。”
“熬粥是仔细活儿,头两天我是一定要盯着的,以后交给老大媳妇和三丫掌勺。”
“老二媳妇!”
杨秋花听见自己被叫到,缩了缩肩膀,她不想早起,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英兰平视她一眼,缓缓道:“你负责挑选豆子,坏的全不要,挑完了用清水泡发过夜。”
“哦哦,好!”
杨秋花点头如捣蒜,原来是前期准备工作,不用早起受罪,她赶忙点头应下,生怕婆婆反悔。
“有林你给我做几个严实的大木桶,不能有汤水渗出来,有森你帮我砍多多的柴火堆着。”
董家人散开,各自去干活。
杨秋花脚边是半袋红豆,就她一个人坐在院子挑拣红豆。
李英兰照顾李长生,对他嘘寒问暖,把男孩感动得躲在被子里面抹眼泪。
寅时,天空还是一抹黑。
董家动起来了,火房里面,是三个女人热火朝天忙碌的身影。
李英兰像个行政总厨,站在火房指挥大局。
“方氏,把浸泡过的红豆冲洗一遍再下锅。”
“三丫来生火。”
等红豆熬煮一个时辰的时候,几乎软和了。李英兰用笊篱瓢走浮在最表面的豆皮,继续熬煮半个时辰,下入粗冰糖。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守在炉灶旁边,不停用勺子搅合红豆粥,以免糖煮糊锅。
出锅的时候,红豆已经变成烂糊糊了,喝在嘴里口感沙沙的。
李英兰问:“你们觉得咋样?甜吗?”
“娘,我觉得可以再甜点!”说话的是董有果。
李英兰又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方氏。
“娘,我觉得刚刚好。”她不是故意和小姑子对着干,她是说的真心话。
李英兰得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可以说毫无参考价值,她招呼两个人把粥装好,余下一点当作早餐,留给孩子们吃。
刚做完一切,李长生起床了,这是李英兰头一回和他在早晨相见。
“身子好点了吗?要不要再请假一天?”
“婆婆,不用请假,我好多了。”
李长生把碗里的粥舔干净,抱着书似风一阵的跑出家门。
按照李英兰的想法,古代医疗不发达,全靠中药和食疗,李长生能快速恢复元气,多半是仗着自己年轻吧?
换做她这副躯壳,若是生病一场,她都不敢想会是什么样子。
……
郑鸣来的时候,天尚已经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