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有林把道长请回家的时候,恰好赶上饭点。
方桂香是个有眼力见的人,她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下,进火房来帮忙,这一点李英兰是满意的,即便自己不喊她,方氏的眼里也有活儿。
李英兰道:“兴许不够吃,还要给老二一家留饭,额外再做素馅包子,你来做。”
方桂香嗳了一声应着,手里忙活开来。
李英兰把做好的饭菜端上给,坐在旁边陪席。
老道长看着色彩搭配鲜亮的茶饭食指大动,每一样都尝了一口,品出滋味才道:“董家婶子的手艺果然好啊,贫道从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素斋。”
“你可把真元观的大师傅给比下去喽。”
李英兰笑吟吟地谦虚道:“道长您快别夸我,真元观的素斋吃的是禅意,我做的只能裹腹罢。”
老道一听,更加乐得吹胡子。
“你啊,你啊!没想到贫道在改茶村,还能结识你这样一位有趣妇人。”
李英兰接过话茬好奇道:“听您的意思,从前不是改茶村的人?”
老道送入口一块豆腐,神在在的笑了:“嗯,贫道自来处来。”
李英兰知道,道长如此说,便是不想被人打听前尘往事,她不再继续提,反而道:“还有素包子,您留肚子啊。”
“哈哈哈,贫道今日享口福了。”
虽没有推杯换盏,但老道依然言欢,享受了一顿美餐之后,心底对董家好感倍增。
来到院子外,开始布置道坛。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把李英兰准备的所有食物依次有序地呈上桌,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面写着盂兰盛会的字样。
老道从随身的包袱里面掏出一块灵牌,这是老道来之前就做好的,灵牌上正是董大郎的名讳。
他掏出自己带来的招魂幡挂好,换上一身法袍,敲响引钟,口中念念有词唱起“施歌儿”。
董大郎是过身在逃荒路上的,当时的惨状,无人顾得上为家人收尸,估计董大郎被野兽拆骨入腹了,想想十分凄凉。
董家这次办得格外隆重,就是想让董大郎能有个安息之地,有个灵牌供后人祭拜。
董家的晚辈都庄严肃穆地跪在道长身后,李英兰并不参与其中,她只需进屋回避,等仪式结束即可。
经过一通听不懂的咒语和真言,道长开始“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仪式就算完成了。
老道一挥拂尘,转过身交代:“灵牌放着不要动,香烛也不要断,等过了今日再收拾。”
董有林面带敬意地询问:“我爹他安息了吗?”
老道好心地指点:“自然,今晚鬼门打开,地府魂魄游荡人间,拘束好小孩,莫让他们乱跑。”
“你们晚上在自家院子祭奠即可,要烧的东西写上名讳,亡者自然能收到,等时辰一到,你爹会和游魂一起返回地府安息。”
董有林听罢,痛哭流涕,梆梆朝地上磕头。
“嗯,法事已完,去请你娘出来吧,我也该走了。”老道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