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日,农家小院早晨到晚上,一直散发着风吹不散的淡淡香甜。
火房只要不是做饭的时候,就一直在熬糖。方桂香和董有果顶不住,换成杨氏和文鹤来帮忙。
有了董有林做的模具,剩下的红糖都是齐整的小方块的。
李英兰并不仅限于做原味红糖,而是在此基础上一部分加入生姜,一部分加入玫瑰花,一部分加入红枣,口味多变。
家里的牲口和家禽享福了,连着几日吃甘蔗渣,对它们来说算是豪华套餐。
但它们的豪华加餐远远没有结束,春耕种的几亩绿豆、豌豆、花生等已经成熟了。
董家秋收早于别人,他们马不停蹄地展开收割,其他村民家需等到九月初。
董家林和董有森两家人去下田,李英兰在家带孩子、做饭。
每日董有果吃饱了,送饭去田里,然后收碗回来,她负责洗洗涮涮。
符文鹤除了喂养牲口、监督董花生学习之外,还多了一项活儿,就是翻晒割回来的豆子。
它们连壳带杆的被暴晒在院子里,要等壳自己裂开,豆子们悄无声息地落满地才行。
等到晚上,就会听见小院子里,有农具不停拍打豆子杆,让一些不容易张口的豆子尽快张口。
因为种苗是优良品质,所以董家收回来的豆子个个圆润饱满,绿豆一共收了5袋,豌豆和花生各收了3袋。
另外还有高杆的新鲜嫩玉米,作为头一茬是又糯又甜的时候,李英兰让他们每天回家,顺便掰一些带回来。
这日种豆的地,已经把根部清理干净,董有林专程跑回来。
“娘,咱家秋后还能种啥!”
自从有了红糖以后,李英兰就想有其他的糖,她是不敢养蜜蜂的,怕自己和孩子们被追着蜇。
故而她把主意打在麦芽糖的身上,试探道:“去找找有没有小麦苗。”
“无苗的话买种子也行,拿回来给我。”
董有林听明白了,原来娘想种小麦啊。
他急匆匆出去办,家里的地空出来五亩。
从书上得知了一些农桑细节,李英兰知道再要耕种,重新犁地深耕是最好的,但是她舍不得让怀孕的老黄牛去犁地,便花重金重新再租一头牛。
第二日,董有林外出找小麦苗,董有森在地里忙活。
午间,李英兰看老大拿回来一株小麦苗,非常瘦弱,决心要在空间培育成壮苗。
插好门,佯装窝在自己的小屋里,李英兰在空间的土地里重新培育,用空间的土撒上一些尿素,弱苗得到了充足的营养。
等养到5亩地犁完,李英兰把小麦苗交出去,董有林差点不敢认,这还是几天前,他亲自买回来的弱苗了。
“娘,我也说不好咱家需要多少苗,卖苗的人说了可以记账,到时候记得付钱啊!”
董有林嘿嘿一笑,护着壮苗跑开了。
李英兰愣在原地……好像她也不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