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棉花护膝、一件防寒薄袄、一盒糕点、一些红糖块。”
“差不离,你准备得不错,但是光吃寒食,肠胃是冷的,三天怎么挺得住?”
方桂香岂有不知的道理,她一筹莫展:“娘,考场中没有热水怎么办?”
李英兰谨慎道:“我是有办法吃上热饭,但需要你等我实验一下再下定论。”
婆婆动脑子的时候方桂香不敢惊扰,她乖巧地将物件全部收拾好,李英兰把左厢房锁起来,在里面足足待了半日光阴。
在出现时,手里多了白色的小袋子。
李英兰没有故意卖弄,先叫人聚集,当着大家的面把白袋子放进碗里,接上冷水,几秒钟之后水奇迹般的开始沸腾。
众人诧异万分,董花生追问:“这是怎么回事?阿奶您会仙术不成?”
董花生好奇地想伸手摸袋子,被李英兰一掌抓住手背:“它的现在的温度比烧开的水还烫。”
“这叫自热水袋,做好饭菜用铁盒装好,铁有导热的能力,隔水加热就可以吃了。”
方桂香觉得新奇,当即去火房炒了一份青椒肉丝,等故意放凉之后,反复使用加热水袋,竟然真能再唤起热气,菜肴香味四溢。
董花生食指大动,品尝过了连连说好。
食盒里面的各色糕点被取走三分之一,多余的空间留给铁盒与加热袋。
解决完食物,李英兰又开始琢磨如厕。
古代的科举考试,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小单间里面完成,环境相对封闭,气味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她返回空间,试图在书房里面寻找相关记载,她没有明确看见古籍有登记,却意外看见一则有趣的故事。
古代富人家如厕,用红枣堵住鼻孔防臭,有客人不知将红枣吃了精光,引发侍女哄笑。
“这……太对了!应试条件简陋,带上两粒红枣,岂不是有备无患?”
空间有枣树,她有取之不尽的枣,摘一把出来,在现实世界中放软和,时间就来到了应试这日。
时辰未到,考场大门紧闭,学子们稀疏到场,出身鸿胪书院的童生不约而同朝文修齐聚拢。
一年前陈端茂辞去山长一职,上京赶考会试,文修齐就被点为山长。
文修齐知道自己的天赋不足,只靠勤奋很难再进一步,故而放弃了进京赶考,在鸿胪书院干得兢兢业业。
面对聚集过来的童生,文修齐开始长篇大论唠叨注意事项,他百说不厌,董花生都磨出耳茧子,等文修齐说完,他的授业夫子又是一番私下嘱咐。
“你去考试别有负担,能答的写几句,不能答的可以空着,你才八岁,以后有机会。”
董花生知道,谁也没压迫他必须考上榜,所以心态是很轻松地作揖道:“学生谨记夫子教诲,会将平日所学发挥出来。”
此时有华丽的马车风驰电掣赶来。
甄挚慌慌张张下车,理一下衣冠才接过仆人递来的书箱食盒。
夫子眼睛一眯,转移注意力开始对甄挚训诫:“平常磨蹭也就罢了,怎么今日还晚?”
“对不起夫子,学生复习到后半夜,一觉醒来就这会儿了。”
董花生闻言皱眉,却没有当即表示什么。
考院的大门敞开,童生排队接受检查,轮到董花生进去,方桂香紧张得双手合十。
李英兰倒是想得开,如夫子所言,董花生这次放平心态去看看卷子和考场环境即可,为以后打下基础,在考题中还能很快发现自己的弱项,等出来了再补强。
众人辞别文修齐和夫子,返回西街的途中遇见外出办案的捕头,董有森众人没多想,捕头却迎面走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