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媒婆传过来的话,三月下旬,两家约在一品楼相见。
李英兰略显惊讶,她听方氏提及过几次吴江,无不是这位书生如何清苦。
他中秀才一飞冲天了?他哪儿来这么多钱?
真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英兰到场只见吴江早已恭候。
“你……一个人?”这和她预期的场景不同。
已无吃饭的心思,待李英兰入座,点上一壶六安瓜片,吴江娓娓道来。
“小生的父母在章县老家,我已修书传递回去,我是真心爱慕董姑娘,若能娶她为妻,是小生的福气。”
李英兰愣了愣:“若是成亲,你们在哪里办大礼,又在哪里定居,你心里可有成算?”
“有的,小生不愿拘泥秀才身份,想参与会试,若是娶妻,定然在临安举行大礼。”
“婶子,可是担忧安身落户之地?小生在城郊外租了一所屋子,成婚之后就住在那里,待我进京赶考时,会带着董姑娘一起,不叫她独守空房。”
“租的?”李英兰不悦地蹙眉。
租房结婚有点委屈了,不过人家老家有父母,且又要上京赶考,的确不宜在临安买房。
她抿了抿唇继续问:“你家中双亲可安好?他们对你娶亲有什么安排吗?”
吴江不防老太太竟然追问得如此仔细,他微微一怔,又很快调整情绪微笑。
“家中双亲安好,最是和善可亲,他们以我为先,况且董姑娘能力出众,谁会不喜欢?”
看着吴江对答如流,泰然自若,李英兰思来想去,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她一时半刻说不上来,心揪了一下没有松口。
“既然已经寄信给双亲,想必他们不日会赶到临安,今日就说到这里,届时从头再议。”
从头再议?这可不是吴江想要的结果。
看着李英兰扬长而去的背影,吴江眯起狭长的眼眸,藏着腰后的拳头紧了紧。
董家人一个比一个谨慎,这老太太不好对付,还得从董有果身上下手。
思及她家能生钱的饭馆,吴江吐出一口浊气,复原风度翩翩的仪态。
李英兰回家,对上方桂香八卦的表情。
她摇摇头:“不忙……现在看不出什么,嫁女儿得慢慢挑。”
方桂香诧异:“吴公子仪表堂堂,才学过人,又门当户对,娘啊您还想挑啥?”
也不怪方桂香第一反应是帮吴江说话,他在人前表露得太好了,她每次见着,都觉得这书生,是真心实意对小姑子好。
李英兰招手把董有森叫来跟前:“你去一趟鸿胪书院,打听一下,吴江在书院的口碑。”
李英兰多谨慎的一个人,能想到从身边人入手,谅他能在董家人面前伪装,总不能在朝夕相处的人面前也能伪装。
董有森出去一趟,喜滋滋地跑回来报。
“书院的人,对吴江评价极高。说他与人为善,逢人便是三分笑,除了知道他家贫,也没有听他提及家中琐事,想来没有什么糟心的地方。”
李英兰沉吟思索,良久才颌首,将吴江暂时列入女婿的范围人选。
有小董秀才的招牌在,饭馆生意越来越好,方桂香和董有果忙得脚不沾地。
李英兰也没闲着,早晨带着佳音在店里做舒芙蕾,中午带着她在家休息,午后再教她识字,主要是认识配方,黄昏吃过晚饭,又陪她一起做脂粉。
说来有趣,自制胭脂有个别人专程来问怎么卖?有了动力,董佳音对鲜花的执着更深。
李英兰的空间里面有花园,杂物间里有花种,各种花卉色彩缤纷,鲜艳夺目。现在府城的宅子里,窗沿、墙边摆满了花盆。
花盆撒上种子,小姑娘爱惜地浇水看护,偶尔闹着想回村,李英兰没办法,就让老二隔三差五回村,看看老大有没有帮忙侍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