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哟,秀才小姑配七品大官,羡煞旁人,真会托生娘胎。”
这话明显是在拍李英兰的马屁。
“从前赵董两家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得,现在成了亲家合该喜上加喜。”
“嗳,我记得赵远走的那一年,赵家在张罗相看儿媳,说是原本订了一户,结果赵远非要走,事情就黄了,可惜……这姑娘若是等上三年,现在该她扬眉吐气。”
“嗐,当时谁知道赵远能衣锦还乡呢?”
村长夫人怕话落在董家人心里,会生别扭,她冷眉一横低呵:“越说越没边,提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做什么?”
众农妇转头聊起别的,李英兰笑了笑,在心里摇摇头,有人的地方就有说不完的是非。
户长指望巴结陈师爷,混一个里正当,更想从陈师爷的线,再巴结知府老爷。
所以他领着媳妇走进董家,笑成一团花,曹莺儿却没有这样的心计。
曹莺儿脸上写着被迫两个字,正在剪窗花的曹菀儿招呼也没打的掉转头,就装看不见,这两人矛盾很深,在外连装都不愿意装。
董有果的嫁妆,多是李英兰和方氏来准备。
因得知过去有现成的总兵府住,偌大的三进院是朝廷配发的,家具成设便不用采买带过去。
只准备妆奁铜镜、首饰头面、针线包等。
和方氏一起在临安各大铺子扫荡,大卖特卖,看中了拿起来,掌柜就屁颠屁颠跟过来。
殷勤无比的赔笑脸:“老夫人有人结账,小的给您打包。”
新制的四层彩漆妆奁,此时里面琳琅满目。
进家门,李英兰拉着董有果进火房,非要教女儿怎么发豆芽。
她以前看过一些纪录片,知道海上容易得坏血病,豆芽是少见的易生长蔬菜,不受大环境影响,吃豆芽可以有效预防。
到了出嫁这日,董家在临安没有亲戚,郑家和他们关系好,主动过来当娘家人给热闹热闹。
曹菀儿和夫君郑鸣夫妻同心,育有一子一女,凑了好字,她当全福太太,为董有果安床。
郑菜头把喜欢深深藏在心底,他师傅从来都是拿赵远当例子,现在他有了官职,自己还只是个农家小子,郑菜头知道他配不上小果姐了。
站在董家外院,强颜欢笑看着村里年轻男子商量,赵远来迎亲的时候,如何为难他。
新娘子正在梳妆,董佳音抱着自己做的胭脂水粉进来,双手递上:“添妆。”
正梳头呢,董有果回头看见佳音打扮粉雕玉琢,把东西接过,搂着孩子问:“以后会不会想小姑?”
“想~”董有果看了看满屋的漂亮姐姐,她们都是董有果在府城认识的小姐妹。
“大家都想。”
“好佳音,小姑把小麝送给你养。”
董佳音兴奋的点头:“谢谢小姑!”
屋外天色灰蒙蒙的,屋内红烛暖光,董有果羞红了脸,喜娘嗔道:“新娘子无需上腮红了。”
众人掩口一笑,直夸这孩子水灵。
李英兰就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她整夜没合眼,熬更守夜的陪着三丫,看她换上喜服,盘起青丝、成了大人摸样。
最后簪对金枝珍珠步摇妆成,李英兰亲手为女儿插于高髻。替女儿掌镜,黄铜镜倒影两人的脸,皆是泪眼婆娑。
“转眼就要为人妇了,娘舍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