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赶早去府城,马车直接停在饭馆门口,看外面公告的笔墨,出自董花生的手笔。
李英兰很满意,这小家伙也能帮忙做事儿了。
方桂香正魂不守舍的择菜,看见婆婆来了,连忙丢下手里的青菜跑出来搭把手,顺便诉苦。
“娘!您不知道昨儿贴公告出去,连一份菜单都没有,好多人问我怎么回事儿。”
“你怎么回答的?”
方桂香苦着一张脸:“我也没招呀,本来写信给您,就是看一连下了三日的雪,突发奇想。”
“没想到您直接叫我贴公告,他们谁来问,我只能说保密,等拍卖的时候才公布。”
李英兰给了一记赞许的眼神:“处理很好,你现在可比从前有成算了。”
“嗐,娘您就别取笑我了。”
晌午竞拍就开始了,现在菜谱都没有,方桂香觉得都要火烧眉毛了,她婆婆还有心情开玩笑。
“你别慌,菜谱很简单,没有荤腥。”
两个人来到食客厢房,郑菜花规矩的上前。
“董奶奶好!”
“好,你也好!菜花在这里可习惯?”
郑菜花乖巧点头,李英兰和善的摸摸她头。
信手将背篓里面选姿态好的红梅拿来插瓶,再将墙壁上挂的秋菊摘下,换成梅花图。
“还差点意思,去采购几套道家经书,以及道经相关的墨宝回来,有仙人彩色画像也要。”
“记住,一定要翻过的旧书,有书页残破,掉落的那种老物件就更好了。”
方桂香连忙拿着钱出门,她有第一次采办经验,知道竞拍宴席是挣快钱的方式,凡是图贵图好,让花钱的食客尽兴,觉得物有所值就成功了。
李英兰话毕,看见博古架上有价值的珍宝,就想一股脑收起来。
八岁的郑菜花,来府城以后好吃好喝,干活也不累,人出落得细嫩了不少,也懂得许多道理。
她主动去帮忙收拾,在李英兰的指挥下,将博古架搬空,再用简朴、精巧的木质、土陶等工艺,所做的茶玩、人偶、动物来装点。
等方桂香带着大包小包回来,李英兰已经写好菜谱,落笔念给她们听。
“糖渍梅花、腌渍梅花、青梅揽梅花、梅花汤饼、梅花粉糕、梅花粥、梅花蒸饭,梅花茶。”
方桂香听到最后,眉黛紧蹙,嘴角一撇,忧心忡忡:“娘,真的要这么素?”
“上次我们可是用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次一点荤腥都没有,会被人诟病吗?”
李英兰轻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放心吧,这次不一样,我们先试一试,若是食客最后不满意,可以再想办法弥补嘛!”
方桂香不理解,都是吃饭,为了填饱肚子,或是满足口腹之欲,有什么不一样?
李英兰没有过多解释,让郑菜花先去磨米粉,方桂香继续在火房准备食材,自己去把买回来的书归置上书架。
发现有《道德经》倒是省了她再去书斋走一趟,随手翻了几本,有些书破得掉页、掉封面。
“还真是够破的!”只是一个门外汉的评价。
她的评价并不重要,只要食客喜欢……
等梅花宴开始竞拍的时候。
私人饭馆门口又围满了人,这次李英兰只出售五张号码牌,依然是十两银子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