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年初二,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
白薇和董有森领着佳音,他们一家三口回柳溪村,说是要吃完晚饭才回来。
李英兰在家和鸽子较劲,不知因为天气太冷,还是因为过节放烟花吓着它们,好几个小家伙都蔫蔫的,耷拉着脑袋,精神萎靡不振。
她没办法呀,古代又没有兽医,她索性就去空间,看看书房有没有兽医相关书籍。
找到类似的书正在埋头苦看,就听董有林来拍门:“娘,毛村长来给您拜年了!”
把书收好,整理衣裳出去,眼见并不是毛二河单独前来,他此行带来了好些老头,此时方桂香已经为他们依次上茶。
毛二河起身作揖,嘿嘿一笑:“婶子新年好,祝您永享天伦。”
李英兰呵呵两声:“客气了,快坐吧。”
毛二河没有依言落座,而是从怀里取出一张大红色的帖子递过去:“婶子,我要成亲了,定在三月初,请您到我家吃酒。”
“唉哟,大喜事!这下你娘该放心了,是哪家的姑娘呀?”
“嘿嘿,是鱼井村长的女儿,哦!这位就是我的未来岳父。”
毛二河说着,伸手示意坐在他身边的老头。
李英兰顺着看去,虽然作坊开业的时候见过,现在又对鱼井村长的印象有加深几分。
“恭喜您,喜宴我一定来。”
毛二河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她也真心为二河高兴,至于两位村长家怎么会结亲的八卦,她并不打算过问。
毛二河觉得气氛垫得差不多了,这才将话题扯远:“婶子,现在村子里的人都在讨论,说你亲口许诺,开年了就筹建村学,是不是真的呀?”
“是真的!”李英兰颌首。
“你说的话,这会儿传到其他村,好多人都知道了,您看这些老村长,大过年的赶回来,就是再想,重新跟您提一提作坊的事情。”
原来是有人坐不住了!
李英兰反应过来,她年前说的话惊动了人。
“好吧,竟然你们都来了,那么今儿咱就把年后的事情先安排了。”
“元宵一过,诸位村长可以各选拔两名年轻人,无论男女,只要聪明会办事的,送到作坊来学习。只要顺利通过所有技术考核,就能回到村子建设、管理制糖作坊。”
“这绝对不是自立门户,所有规矩章程,必须将改茶村当标杆,作坊的建造费用我出,各位村长出土地,你们只拿分红,不能插手任何与作坊运营、人员等相关事务。”
“我相信毛村长已经给大伙儿说过规矩了,能接受咱就合作共赢,不愿意咱也别勉强,以后说不定还有别的机会合作。”
一群老头之中,有人顶着苦瓜脸问:“秀才奶,真的没有回旋余地?”
建设在自己村的作坊,身为村长没有实权过问、干预,怎么说都伤及颜面。
“没有!”
李英兰不想给他们讨价还价的余地,反正是他们自己找上门的,想挣钱又想管天管地,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他们懂什么叫加盟吗?
说了也不明白,还不如态度强硬点,一开始就立好规矩,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