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兰看见老大媳妇风风火火的跑进来。
“娘,三娘听说您要走,送了五把桐油伞,都是她从前亲手做的,味道已经散了,放心用。”
“姓陈的还算有良心,他最近新得了一种菜籽油,和花生油,盖着也能闻见喷香!”
“说您在路上兴许会少油水,让您一定带上换着吃。”
“我这个当大嫂的不能去,买了许多咱临安的特产,本地出名的糕点、果脯、肉干、干果。”
“劳烦娘帮忙一并带去,就当我当大嫂的心意。另外还有银子,这只绛红色钱袋装着饭馆半月的收入,另外灰色的钱袋是我自己给小姑的。”
“……”
李英兰就说一句,方桂香上来,竹筒倒豆子似的,啪啪连说不停。
等她说到饭馆银钱的时候,李英兰没有收。
“现在饭馆的账目,我不插手你自己管,但是拿银子出来就算了,咱家不缺钱。”
五百两的银票,她兑开了买湿地才用一半。
“娘,出门在外就怕钱不够使,您拿着吧!”
“小花生每月的花销都是有定数的,在外还有他好朋友甄公子老师帮衬。”
看方桂香坚持,她也不再推辞。瞄一眼是150两的收入,方氏给女儿的是50两,一股脑收好。
三娘给的伞,她也特意撑开看了。
每一把骨架都很结实,上面绘着粉桃花枝、喜鹊、彩蝶等等。
这些手工制品放在后世,就是人们争相追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算无价之宝。李英兰格外爱惜地找布袋给它装起来,像一个简易的伞套。
再看陈端茂给的两坛生榨油,菜籽油香飘满屋,盖住了佛手的果香,她更好奇的是芝麻油。
“你回去帮我问一声,芝麻油从哪里来的,最好能问清楚制作的人是谁,我很好奇。”
临安的粮油铺子没有人在贩卖,可见芝麻油被研制出来还没有普及,她有这个机缘碰见,当然要推行一把。
“有消息了我如何联系您?”方桂香问。
“这个嘛,等我到了地方,试着用咱家信鸽朝临安送信,到时候你把鸽子放飞就行。”
婆媳两人挽着手臂商量好一阵,白薇领着佳音走过来,她们正好商量完毕。
白薇看自己走过来,婆婆和大嫂就不说话了,误以为有什么自己不能听的事情,找个借口去火房避嫌。
李英兰当然不知道,这可冤枉死她了。
“阿奶!还有三天就出发了,我好期待呀!”
“奶奶也期待,这次咱们不逃荒,有吃不完的东西,还有银钱傍身,我们好好去好好回。”
“嗯!我去火房看看娘!”白薇前脚离开,后脚董佳音一溜烟跑开。
“娘,我给你说个事儿!”先把要紧的事情说完,方桂香才有心情摆出一副八卦的表情。
李英兰附耳倾听,方桂香神秘地笑了笑。
“陈家出大事了,卫老夫人前日做主,给姓陈的纳了一房良妾,是万记茶叶的大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