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姓陈的在外面,文山长也来了。”
李英兰先撩开窗帷探头,再由白薇扶着下车。
“你们……”
“婶子,我二人专程来送行,遥祝您喜获金外孙和小千金。”平常人家,文修齐只会提孙子,但是婶子不看重性别,所以特地加上小千金。
李英兰还没抱上婴儿,就已经乐得合不拢嘴。
“承你吉言,是男是女不要紧,能平安的生下来就可以了。”这话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陈端茂这次来,除了私人的想法,还带有蒋知府的意思:“知府大人忙碌,不能亲自相送,特意派晚辈前来。”
“这里有两封名帖,如果在外遇到什么难处,可以到当地县衙出示,他虽没有要好同僚,但好歹是官身,自有三分薄面,往婶子妥善收好。”
“另外出城20里地的岗哨已经全部安排妥当,已经打了照顾沿途会照拂您。”
“至于剩下10里地,您要多加小心,等到了古原县城那边有驿站官船,为了方便,已经打招呼,您全家坐官船走吧。”
“我这里有一封手书,盖了私印,您出示给当地驿丞即可。”
临安府有四个县城,分别是古原县、古华县、古麦县、古塘县。
董大郎和原主就是举家从古华县、北石村逃出去的,至于古原县,是临安唯一靠江水的县城。
从古原出发,乘船入江,从江上会驶入大海。
在大海之中航行,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
李英兰知道出门在外什么手书、名帖都是贵重无比的东西,和达官贵人非亲非故,这辈子都不可能见着,更别说坐驿丞安排的官船。
陈端茂咽了一下喉咙继续说:“至于你们的马车,在上船之前可以妥善安置在驿站,官府的地盘,鼠辈宵小不敢起念头。”
李英兰一听立马明白,她出趟远门,蒋知府不仅给她开了绿灯,还把一路上的安危全安排好了。
“好,那我就厚着一张老脸收下了。你回去替我谢谢知府大人盛情,他日回来定然登门感谢。”
她不是挟恩图报的人,所言真心实意。
陈端茂交代完了,大家正准备拱手惜别,车队后面最破烂的马车上,传来一声尖叫。
“怎么了?”李英兰回头张望。
“出什么事情了?”文修齐下意识问。
“你们,快去看看。”陈端茂反应很快的,张罗随他出来的衙役,大步流星的走过去。
别看陈端茂是文书生,但他任了师爷一职后,参与大小案件审理无数,特别是对刑房、验尸、义庄等百姓害怕的地方,犹如回家一样熟稔。
只见他此时带头在前,看起来威风凛凛,和在李英兰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判若两人。
到了地方,没有发现打斗痕迹,和预想当中的血迹,陈端茂一双星眸射出寒芒,向后一挥手,让衙役包围了最后一辆破旧马车。
“刚才是何人,在此大声喧哗?!”
“回官爷的话,是小人受了惊吓失口。”
被聘请来的车夫看见来人穿着官府的衣裳,磕磕绊绊的连话都说不清楚。
“什么惊吓,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得知没有发生命案和盗窃,陈端茂身边的狗腿子,率先站出来替师爷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