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董老夫人没有离开,驿丞忙里偷闲的跑回来问安:“老夫人您还有何处需要帮忙?”
“哦,我没什么事儿,你去忙吧。”
捏了捏佳音的小手,祖孙俩面色僵硬的离开。
“好孩子,跟紧奶奶。”李英兰太好奇了,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她想之物。
一路谨慎的跟在运货的马车后面,李英兰亲眼看着它们被运进药材铺子。
因为董家人身体健康,又有老村医一同出行,他们来到古原县城,不曾想过要逛药铺。
现在被引到这里,李英兰觉得不好直愣愣的走进去,便随便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小药铺。
“客官想看点什么?本店刚进了一批上好炼丹炉,不知客人是否有兴趣?”
迎上来的掌柜笑容可掬,李英兰觉得甚是奇怪,通常进药铺的人多是治病,他笑成这副欠揍的样子,就真没有挨打过?
掌柜的把目光挪向董佳音:“女郎今年几岁了,《道德经》读多少了?”
“本店有上好的清神香,女郎不如买点回去?在苦读之时点燃,可以提神醒脑。”
“呃…….”
董佳音的确是在看到家入门卷藏,倒不想一家医馆的掌柜的,会关心她的读书之事,这里的人都会看道经吗?
董佳音心里疑惑,李英兰也疑惑不解。
“不好意思啊掌柜,我虽然也读道经,但我们是外乡人。”
一句话足以解释她们为何听了清神香三个字,无动于衷了。
掌柜的抚掌一笑:“无妨,无妨!”
“清神香是古原道观做制,数量有限,所以受人追捧。”
“两位可是水土不服,身体有难受处?想进来求医问药啊?”
“古原县盛行道医,本地百姓有大病小痛都会找道医诊病,别看我开了一家药铺,其实我也就靠卖药材糊口,根本不会望闻问切,对不起住了。”
李英兰和董佳音闻言讶然,一地药铺掌柜,没有坐诊开药方的本事,民间中医流派都被道医给挤兑成啥样了?
“谢谢,我们再去别家问问……”
“老夫人留步,您想求医问诊,还是直接去道观为好,省得您白费脚程。”
“什么意思……你们古原县城遍地开药铺,却都不能为病人诊病吗?”
那掌柜愕然惋惜:“老夫人啊,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谁叫我们古原出了一位国师!”
李英兰牵着佳音告辞,一连走了好几家药铺,发现他们就是只卖药,而且能炼丹的材料会摆在最显眼之处。
“奶奶你看!”
顺着佳音手指的方向看去,李英兰见到了硫磺、硝石、石英、朱砂等物,被码放整齐摆在货架上。
“客官想买炼丹材料?”
“不知缺丹炉否?一起购买有优惠呢!”
李英兰汗颜,她从哪里看起来像会炼丹的人?
“奶奶!买吧,《道德经》我看完了,现在正读《黄庭内经》,很快就可以学习其他的内容。”
董佳音露出殷切期盼的眼神,店小二来了精神,也在旁边游说。
“老夫人您家小姐一看就有道缘,将来习得一手好丹术,说不定还能炼出长生不老丹,您就等着享福吧。”
李英兰顿时觉得天雷滚滚,什么长生不老丹,真是哪朝哪代,都不缺想得道成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