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董家一过来,可算是颠覆了陆红秀的观念,她越看越李英兰,越是觉得董家人很邪乎。
这家人从逃荒进村起,就格外有本事。
没了老伴,亲家母还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陆红秀太敬佩了。
另一头,李英兰把提前拿出来的蔬菜清洗干净,她的自制菌包也落在陆红秀的眼里。
“这是啥?”
正在撕平菇的手一顿:“哦,种菌子用的。”
“我们在船上经常吃它,容易养活。”
陆红秀此时,只能用仙人在世来评价亲家。
听儿媳说,发豆芽的本事,也是亲家母教的。
幸好有豆芽解决了他们的蔬菜问题。不然他们在船上肯定要吃亏。
原来亲家不仅会发豆芽,还会种菌子!
李英兰笑了笑:“不拿土发豆芽,是从前在古华县学的。”
真真假假谁知道呢?反正她就往古华县身上推。
陆红秀蒸上米饭,开始不耻下问。
李英兰边洗菜,边给老姐妹解惑。
煮晚饭的功夫,陆红秀似乎学会了理论知识,就差实践了。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在船上完美错过,今天两家人终于会合,所以赵家的晚饭很热闹。
赵家人都心照不宣的,把今晚当成中秋,重新再过一遍。
餐桌上不仅有椰子炖鸡,八爪鱼海鲜凉面、还有新鲜的大米饭。
新鲜的椰子肉,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放锅沸煮增香,鸡肉油不大,配合椰汁同时吃,别有风味。
清淡的火锅最看重蘸料,李英兰专门给大家调制了香菜小米椒,加点豆腐乳,咸辣重口。
她还没发现那儿有柠檬树,所以不敢把柠檬拿出来用。
小菜下锅刷一刷,配上米饭吃,谁都喜欢。
家里人多,一桌坐不下,殷家被安排和村医、郑菜头、崔嬷嬷凑一桌。
董赵两家坐一桌,连董有果都上桌了。
考虑到菜不够吃,李英兰也有妙招。
椰子鸡一分为二,两口锅一起煮,汤不够了尽管砍椰子。肉不够了,她就争着起身去灶房忙活。
她抬出焯好水的猪排骨,各锅下一半。众人只管吃,千万别问,问她就说是自家没吃完的剩菜。
董有果吃不了多少东西,但她今天特别开心,自来了青泥浦以后,难得痛快的吃一顿。
赵远终于有口福了,本来鸡肉量少,他故意不夹,想让给家里人吃,光吃海鲜面,自己没吃饱。
现在有排骨上桌,他一个大老粗又不挑拣。闻了闻排骨是新鲜的,他就敞开肚皮吃。
晚饭所有人酒足饭饱,老村医跟着享福了。
他因为李长生拜师领教过董家的茶饭,之后一直念念不忘。
村医的老伴跟着在船上吃了一个月,已经甘拜下风。今天李英兰秀了全场,她是不敢挑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