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管家暗自揣摩一二,他想亲家太太可能是想看本地人文风光,便没有把大家往城中繁华地引。
他们坐上家里的骡车,一路赶往珊瑚村。
路上夹道便是芭蕉、椰子树,也有榕树、棕榈树、槟榔树、芒果树。
八月份正是吃芒果的季节,沿途人们能闻到芒果的清香,馋得董佳音不停咽口水,一直仰着头盯着树上看。
李英兰却一直在盯着槟榔树,以及棕榈树看。
陈管家一边赶车,一边兴致勃勃的讲解。
“棕榈树开始挂果了,再有两个月,它们是一串串的红果可以吃。”
他指了指,示意说的是什么树。
手的方向又重新调转:“旁边的是槟榔树。”
“是不是觉得树的外形和棕榈有点像?”
“它们有凤尾状的叶片,茎上有明显的圆状叶痕,同属一类,也是秋后成熟果实。”
陈管家侃侃而谈,董家人耐心听。一路上多是白薇在附和、提问,和陈管家聊得有来有回。
李英兰和董佳音鲜少搭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来到距离大海最近的珊瑚村,迎面是海风独有的腥咸,放眼望去,尽是备具特色的蚵壳厝。
陈管家停好骡车,扶着老夫人、夫人、小姐们走下车,他才再次扯开嗓子。
“这里是海岸口南边的小村庄,本地村民没有钱盖房,祖先在海边捡来许多海蛎子壳,用它们搭建出屋子的外墙。”
“后来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效仿,便形成了现在特色的房屋,被人们称为蚵壳厝。”
所谓海蛎子就是生蚝,人们因为没钱买砖石,便因地制宜,用生蚝的外壳一点一点砌成外墙。
海边捡来的壳不值钱,这样做倒是节省了一笔开支,难怪会有人争相效仿。
李英兰很认真的在看,不是饶有兴致的观赏而是在体会古人的智慧。
在陈管事的带领下,他们进村了。
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蚵壳厝,走到第三户的时候,门吱呀一声打开,有一名年幼的女娃娃,从里面一蹦一跳的跑出来。
“三婶你不用送,婷婷可以自己回家。”
“婷婷,你等等我,你慢点。”
一道熟悉的女声从屋内传来,李英兰寻声望去,正好瞧见潘陈氏从里面出来,她正手忙脚乱的顺发髻。
两人四目相对,白薇先喊了一声:“是你?”
潘陈氏调转视线,见着了白薇和董佳音。
“呀,老太太你们都来了?”
李英兰没顾上说话,先拦住了小姑娘的去路。
“你叫婷婷?是谁家的孩子?”
潘陈氏抢先回答:“她是大哥家的闺女。”
李英兰略一思量,想起海盗上船之后,有人说潘船主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可见潘船主的大哥已经身亡,这么小的女娃没爹了。
“哎,小婷婷,到你三婶身边去。”
婷婷看见陌生人有点害怕,李英兰一松开手,她就往潘陈氏怀里钻。
“老太太别见笑,这孩子怕生。”
“你们是过来找我吗?刚来就打算回古原?”
“哦,不是!你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