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兰听到这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还是没钱给闹的!
像请工人洗衣裳这等林林总总的杂项,军费不给报,各任总兵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轮到赵远上任,他是农家小子,凭自己本事杀出来的总兵,他一没有家底、二没有人脉、三不愿意迫害百姓,行事当然比其他人捉襟见肘。
在李英兰的心里,已经把青泥浦的穷,定义为特别穷,家家都是特困户。
她有心扶贫,才发现光从亲家开始扶贫不行。
外面的经济一潭死水,只有一滴活水,根本撼动不了大环境。
不管心里藏着多少烦心事,先把眼前的活儿干完要紧,她一口气收走五桶。
等洗衣机咯吱的摇起来,她又去把油菜花田给割了,继续播种,改为种粮食——大米、小麦和高粱轮流种。
赵远喜得一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军营里面有一官半职的人都纷纷送上贺礼。
本地知县、主薄等文官,也做了面子工程。
甚至在管家唱礼单的时候,她还听见了司农桑大人的名字。
不能说人人的礼物都贵重,但绝对没有敷衍的,谁都知道赵远在一天,就是他在保青泥浦平安。
想活命的官员,都不会傻得得罪人。
赵府着实热闹了几天,该来送礼的人都来了,赵远在家请关系特别好的哥们小小的喝了一顿。
论厨房这块,李英兰是肯定不想输人的,拿出新鲜的蔬菜来招待人,帮女婿大大的撑起了体面。
饭毕的第二天,外界就有声音在传,赵总兵家的日子变好了,连蔬菜都吃得起了。
陈管家每逢在外面,听了一些什么谣言和奉承的话,都会跑回来说给老夫人等人听。
李英兰觉得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嫉妒之言,或者是拍马屁之流,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全身心的在照顾女儿坐月子。
总兵府房间多,赵远得了儿子,和兄弟们喝高兴了,谁喝高了,不能回家,就在赵府外院休息。
第二天,赵远酒醒了,比他早醒的人已经回军营上差了。
轮值休息的人,则是厚着脸皮,在赵家吃了一顿。
当兵的人多是大老粗,他们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看见赵远走进堂屋,刘大江往他身边凑。
“嗳?赵远!你家昨晚的饭菜,怎么突然变好吃了?”
刘大江身体结实,比赵远的体格壮了不少,虽然看上去是个大胖子,但是他衣裳脱光是满身的腱子肉。
上次去迎亲的时候,就是他一口气搬开了故意拦门的大石头,在军营里被称为天赋神力的勇士。
他怕赵远误会,又补充一句:“以前也好吃,就是感觉比以前更好吃了!”
赵远得意的清了清嗓子:“好吃吧!是我丈母娘做的!”
“啥?你丈母娘来了?”
刘大江先是惊诧,然后在座众人都陷入狂喜。
“嗳,难怪我也觉得饭菜好吃了!”
“上次在你老家吃喜酒,我就觉得那顿饭吃起来特别舒坦,肉香酒醇,哪哪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