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船舶破损不严重,进水不多,只要把进水舱区里的货物搬走,就可以修复破损的地方,不会影响船舶继续航行。”
“坚持驶到就近的港口,或陆地进行抢救性修补,极大程度的保障了人员和财物安全。”
听了简单介绍,眼前正好有施工画面演示,李英兰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她记得在古代,天朝是全世界造船技术最高的地方,而且,最关键的是,水密隔舱的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天朝人民的造船技术,领先了西方世界很多年,能看见这么伟大的工程,她心里实在是倾佩,也感叹自己的幸运。
对上黄主事小心翼翼打量过来的视线,李英兰为了一记放心的微笑。
“新船我们愿意买,要运到临安古原县去。”
“原来是临安古原县?”黄主事紧张的心弦一松,他对这地方可太熟悉了。
“好,古原驿站用的船,都是我们造的。”
说完,黄主事傲然的挺挺胸膛。
李英兰觉得这事儿确实值得骄傲,古代的能工巧匠这么多,不是人人的手艺都可以获得官府的认可。
就好比皇家御用皇商,民间商人争破头想当,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相谈甚欢,气氛也开始闲适,在黄主事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人,在新船上逛了一圈。
看下来,她觉得和普通民用船相比,确实更加舒适安全,客舱的使用面积也宽敞了不少。
大家相继走下船,透露了要买的意向,后续就开始谈价格了。
黄主事积极给价,他表示一艘宝船要多少价格,就比什么手势。
一艘宝船要价500两。
李英兰再是做好心理准备,都没想到会贵的离谱,换算一下,她要五千两白银才能买到十艘船。
虽然她不用自家的钱,但她也得替蒋知府省钱是不是。
蒋知府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想必这次用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想到这里,她就觉得必须砍价。
“一艘400两行不行?我们一次买十艘。”
黄主事也不想新船直接烂在手里,他觉得介州知府那边迟迟不结尾款,大家都想等着拿工钱养家,还不如便宜点卖给她们。
反正都是官场上的人,他们知府想找麻烦,他只管往临安身上推,让两地知府隔山隔海的打官司去,他只能管到眼下的生死了。
再没有现钱流入,他的海工造船厂也要面临倒闭。
黄主事没有考虑太久,便准备答应了。
“也可以,但我要求付额全款,所以做到吗?”
若还是先给一半,再剩一半不结算,他真怕又惹麻烦上身。
至于少了的十艘,他觉得很好办,只要发得出工钱,大家继续跟他干活,可以再造十艘是不是?
反正先违约的是官府,他私下怎么处理,只要没到不能转圜的余地,他都不怕。
谁让他妹妹是知府的爱妾呢!
他妹子还在时不时的帮忙催着钱款呢,有啥风吹草动,他肯定能立马知道。
李英兰觉得,她写封信让人转交,蒋知府肯定会给全款,这不是问题,便说。
“可以啊,我们用四千两的价格成交。”
这边一个想出手,一个想快入手,生意一拍即合,大家都很满意,觉得顺利无比。
黄主事忍不住激动的问:“老夫人准备多久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