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兰叹了一声:“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我们家分这么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可以保证,只要第一批货源顺利卖出去,我就改变福利,让大家既能吃饭也能拿钱。”
现在是没办法,光人工费一天就要几两银子起步,工坊还没有回本前,真的要开源节流。
说到这里,她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是小果主动提出来的,她没反对就是了。
这番话听到牛铁锤夫妻的心里,却是大大满足。
“老夫人盛情,我们也不推辞了,我们吃饱就开始干活。”
他们一行来到食堂,李英兰没吃,主要是看菜品和饭够不够。
她要管的事情太多了,就算事情分出去一些,可自己的担心却无法分出去。
在确定食堂的饭有荤有素,米饭是纯纯的白米饭,绝对管够以后,她才在打饭的混乱中离开。
来到外面,她还能闻见饭香味,食物的味道,让还在排队的人,更加向往加入兰记工坊。
替走了佳音,自己接受登记信息的工作。
她一直忙到夜幕降临,拿笔的手都木然了。
她走的时候,工坊还在如火如荼的点着柴火盆开工,她觉得今天是第一天,乱一点是正常的,回家要好好复盘。
回家随便吃点倒头就睡,等养足了精神,已经是第二天一早。
李英兰将昨日的不足之处,总结写下来。
挑挑拣拣一番,严格规定了一个时辰内的任务量,避免有人出工不出力。
还有一条,借鉴军营的划分,将人员按照班组划分。一个人管四个人,五人一组,十人一队。
上下互相制约,这样避免了互相包庇做工时长,骗取工钱。
最后一条是灵活调整选择,可以以月为单位,自由变更报酬选择,要银两结算,还是吃两顿饭。
当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她更希望自己快点能回本,支撑起两家作坊的正常运转。
拿着自己写的新条例去工坊,她刚出现就被一群或是拄着拐杖,或是坐着轮椅,或是被人搀扶的残障人给包围了。
看着周围全是残障人士,缺胳膊少腿的,那些伤口李英兰看了多少会害怕,但她没有流露出鄙夷和嫌弃。
先稳了稳气息,她才说:“你们认识我?”
有人激动地开了腔:“昨儿听牛铁锤说,新开的两家工坊,愿意招我们这样的人,所以我们就等在这里。”
“老太太您看,我有两根手指头伤了,动起来不灵活,但是我有劲啊!您能让我试试吗?”
其他人也争先恐后的来毛遂自荐。
“我的手没了,可是我的腿还在,您看看有什么活儿,是可以用双腿做的吗?我保证做的不比别人差,您不信,可以先试用我。”
李英兰没有插话的空挡,被围起来后,没有匆忙的打断别人说话,而是耐心的倾听。
看着大家伙充满希望的笑容,闪烁着明亮光芒的眼眸,她心里颇有感触。
这群人语言简单朴实,却像砖块一样,砸中她的眼眶,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别人心中,新的希望。
可是她的作坊,招工人数是有限的,她能尽量帮忙,但不敢保证帮到每一名残障人。
她认认真真的在想,接下来要怎么办。
不断的开工坊,也不一定全部能容纳他们,至少部分工作,真的无法胜任,感觉此举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