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牢吩咐狱卒,可以适当的给点粮食和水。
来到家门口,她意外的发现了董佳音。
“你不睡觉出来干嘛?”
小姑娘穿着暖和,一个人提着灯笼站在门口。
她的身后是陈管家,老人家无奈的说。
“老奴劝了好几次,小姐一定要等你回来。”
李英兰揉了揉她的小脸蛋:“还怕我走丢了不成?”
董佳音有点害羞:“就是想奶奶了。”
“好,我们回家睡觉了。”
“阿奶!”
“嗯?”
李英兰疑惑的低头看她,小姑娘欲言又止。
“为什么,阿奶这么晚还出去,一定很忙吧。”
“呵呵,不忙!没有小佳音忙。”李英兰自己到底忙不忙,她三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又过了十来天,分发出去的种子,陆续有人家出芽了,由于种子的出芽率好,根本不需要二次补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李英兰带领全民种地,她自家的地也没空着,将可以用的土地一分为二。
她偷偷用空间土来育苗,移栽出来的玫瑰花苗涨势凶猛,还有一些蔬菜苗,也在茁壮成长。
青泥浦家家户户,最近谈论的话题都是我家的秧苗,长得如何了。
我家的更好,快上我家看等等。
赵府不可避免,也成了重点观光的地方。
宋夫人母女看见玫瑰花已经打花苞,讶异得不行,当场要走了许多鲜花种子。
“为什么我们种的,生长速度慢呢?”
李英兰只是笑笑:“种地这方面,可要多请教桑大人。”
桑子舟已经被她挂在嘴上了,而他本人最近忙的脚不沾地。
谁家在种植时,有点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会想起找他。
看见青泥浦真的有百姓愿意耕种,热情高涨,他忙得脚不沾地,也没有抱怨过。
而棕榈岛的百姓,在听说李英兰发种粮的消息时,正聚在一起开大会。
棕榈岛的人,意见相左,大致分为两类。
男人们说:“董老夫人开作坊,我看咱们提供椰子、棕榈果过去,每天挣的钱就不少了。”
“都是从树上摘下来的,她要多少我们就挣多少钱。”
另一人附和:“靠树果足够开销,又有菌子补充营养,我们种不种地,也就不重要了。”
不少女人持相反意见:“岛上的树,每年结果就那么多,卖完了我们又靠什么挣钱。”
“椰子棕榈果海上到处都是,不单单是我们有。现在其他人都种粮了,到时候我们跟不上别人的脚步,万一他们有粮食吃了,还有钱挣,日子不就比我们好了吗?”
“是啊,我也担心咱们被人抛下。”
“当初大家反对种粮食,是因为耕种看不见希望,是害怕继续被官府剥削。”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种粮不花一分钱,种的出产不够交税,董老夫人兜底,天底下去哪里找这种好事?”
那些反对的男人们不好看的冷笑。
“女人就是肤浅,既然知道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那你咋不想想,为啥好事会落在青泥浦?落在你们头上?”
“烂了多少年的地方,能说变好,就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