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的人多,偏偏他们两家又是最受宠幸信。
只怕不受宠的皇子,还不如这两位能横着走。
思绪扯远了,再收回来已经到了家门口。
这次,等在门口的是陈端茂,携着妻儿老小,甚至还有他娘卫书贤登门拜访。
李英兰想起之前答应的话,等考试结束了再聚不迟,他们是怕自己不下帖吗?
虽然心里犯嘀咕,但仍然把人邀请入内。
分主次坐下,李英兰和卫书贤相比一起,年轻得不像过五十岁的人。
现在的卫书贤满头银发,身边紧紧挨着小孙子,不知是那个妾生的庶子,对其宝贝的很。
淡淡的扫一眼,转头看陈可母女,他们离开青泥浦以后,陈家的拜年自然断了,陈可出落得亭亭玉立,乖巧的守着母亲。
对于陈可李英兰显得更亲近,招手叫人取些礼物送给她玩。
大家坐了一会,气氛有点尴尬,毕竟李英兰不主动问陈家的事儿,一直是他们说,李英兰回答。
陈端茂笑容不减:“我偶然听说,邹家的邹乐,连秀才都考不上,他爹花了八千两,在浔阳捐了县丞的官儿给他。”
“邹乐?”李英兰觉得名字熟悉,左想右想。
“啧啧,他啊!”想起来了,从前追着董花生道歉的那位。
“一个小小的县丞收八千两,您不好奇浔阳的知州是谁吗?”
“是谁?”
李英兰当然知道,她不会无故提此人。
“浔阳姚知州,是原先临安的知府。”
“竟然如此巧合?”李英兰一下子就回过味儿来了。
他就是被百姓唾弃,还要求缝万民伞的人。
不过最让李英兰震惊的是,原来宋云珠是姚知州的夫人,这关系绕来绕去的,仇人见面不相识。
她对这位姚知州可没好印象。
若不是因为他的无能,还有与孟昊一起蝇营狗苟的作恶,临安的灾荒、鼠疫就不会那样严重,留给后来的蒋知府一个烂摊子。
李英兰淡淡道:“邹乐有着落了,那你呢?”
“原本是没着落的,但京城我没白来,遇见了好几位故人,看不见希望的事儿此刻有些眉目。”
“这话怎么说?”李英兰被他绕糊涂了。
“我遇见孟昊了,他现在过得不好,正依附着我,有孟昊这个证人在,待我们把姚知州拿下,能连串撸下去多少人,我还用愁位置吗?”
李英兰听明白了,所谓的我们,是指他和蒋知府一派,当中自然包含了小花生。
他们一早就在准备证据和查旧账了。
现在有了人证、物证,姚知州的好日子到头。
“可是,孟昊凭什么配合你们?”
陈端茂笑了笑:“还不是为了儿子。”
旁的话,她也懒得多问:“行啊,你们有把握就行,但我多嘴提一句,他是介州宋知府的妹夫,你们掂量着来,别把关系弄僵了。”
陈端茂拱手称是。
相迎到相送,还不到一个时辰,两家的关系,也就这样了。
临别的时候,一直沉默寡言的陈可娘,似乎做了一个偌大的决定,她张口唐突。
“我家可儿还待字闺中,老夫人您看……”
“陈可这孩子不错,等她以后出嫁了,我一定为她添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