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殿宇分外安静,熹贵妃没有说话,静静坐在那处,一心一意调起香来。
宫门处有人匆匆请旨进未央宫,一看见熹贵妃便直接跪下,脸上满是仓皇失措,像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般。
“娘娘!有消息说安家通敌卖国,将边城的军事布防泄露给了楚夷人,导致我军大败。这会儿安家已经被御林军围了,安大学士也入了大理寺,这消息怕不会有假!”
熹贵妃调香的手顿住。
“琅王如何?”
这一仗打输了,那她的儿子可还平安?
那宫人摇摇头。
“奴婢无用,未能打听到关于殿下的消息。”
但千军万马都抵不住楚夷的铁骑,琅王殿下只怕也是凶多吉少!不过这样不吉利的话,她们这些做宫人的可不敢在主子面前直接说出来。
熹贵妃再无心摆弄香薰,只坐在那处沉思,看着她半点不着急的模样,她边上贴身侍候的嬷嬷都开始着急起来。
“娘娘,可要去御书房问问情况?若事实当真如此,便是求圣上让殿下先回京也是好的呀!”
熹贵妃身边这些老人都是看着盛恒长大的,这会儿一听到盛恒或有危险,第一想到的自然是将人救回盛京来为好。
方才还有些犹豫不决的熹贵妃,这会子听了宫人的话,倒是渐渐平静下来,若有所思的摇头。
“边城未破,身为主帅之人如何能弃城逃跑?且琅王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算楚夷蛮子入境,他也有自保的能力。
若琅王当真出了事,这消息也该由圣上亲口告知本宫,本宫不过后宫妃嫔,不该插手朝事,琅王是否回京,自有圣上决断,本宫绝不会干涉朝政。”
越是这种时候,她便越要稳住心神,同皇后和太子斗了那么多年,若没有这一份沉稳,她早就被这深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下了。
她身边那嬷嬷自知失言,请罪之后还是有些担心。
“娘娘打算如何?便是差人去打听打听殿下的消息也是好的!”
这一次熹贵妃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差人传信回江家去,若有边关的消息,父亲也不会瞒着她。
此刻的御书房也不算平静,数十位朝臣联,名上书要处死安家上下以慰边关那些死去将士的英灵,皇帝不见他们,他们便跪在雪地里不走。
实则安家这档子事儿还未有定论,这些人便联,名上书,着实是着急了些,越是如此,皇帝便越是不想将安家处决。
一个在朝中没有任何牵连势力的氏族,是皇室用得最放心的走狗。
只是这一次安家牵扯的事情太过重大,便是这些平日里忠心为朝廷、不牵扯党派之争的臣子,都忍不了安家所为,联,名上书,皇帝为此也是十分头疼,这会儿一个人坐在御书房里沉着脸,是谁也不想见。
实则也不是没有想见的人,从前朝事不顺心之时,身边有安大学士和琅王在侧出谋划策,可如今这二人一个在边关,一个成了阶下囚,且还是外间这些人联,名上书的关键问题所在,他满心烦闷只恨不得将外间这些不解人意的朝臣都杀个干净、直接把安氏放出来才好!
李公公送茶上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一身戾气的皇帝。
无奈他们做奴才的,便是主子再气急,他们也是不能退让的,更何况眼前的还是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