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句话便叫皇帝的心都提了起来。
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这背后主谋就是他,为了让顾氏父子和那不愿忠于他的青虎军一并死在边关,他筹谋良多,这其中事无巨细他都是清楚的。
可是太后怎么突然来问他这个?太后知道了什么?
“此事大理寺已有定论,李御史上呈的证据也完整,朕不懂母后为何由此一问......”
皇帝的话还未说完,太后便将手中一物扔到皇帝面前。
“吩咐琅王想法子将顾氏父子永远留在边关的密旨,是皇帝下的。”
皇帝看着眼前那一封密旨,脸色有瞬间的苍白,这密旨该是早就被毁了,怎么会在太后手中?
不等他有所回应,太后继续冷声:“这上面虽未署名,可皇帝的书法是哀家亲自教导的,皇帝觉得,哀家能不能看出这是谁写的字?”
眼看一切无可辩驳,皇帝沉默半晌之后,突然用十分尖锐陌生的目光看着太后。
“母后今日来,是为顾家要一个说法?母后说儿子不重天下,那母后又能不能分得清,您到底是盛家人,还是顾家人!”
这样的质问可谓是不孝,可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他埋在心底多年的疑惑。
顾沧澜不过是幼年在太后膝下养过一段时日,太后却因此提携顾家、事事偏顾顾家,他不明白,待有一日顾家那个装疯卖傻的举兵造反之时,太后是不是还要不战而降、大开宫门将人迎入这御书房?
只是这些话,他到底还是给太后留了一丝情面未曾说出来。
太后听着他那一句质问的话,险些一口气没上来,嗓子里一阵回甜,竟是被他气得险些呕血。
“在你眼中,哀家今日来便是为了顾家而来?在你眼中,顾家功高震主,心心念念便是要夺你的皇位、你的天下?你默许琅王将我朝万千将士性命拱手送给楚夷的时候,可有想过,楚夷要的不仅仅是一座边城!”
皇帝不甘心的摇头。
“这朝中能带兵出征的不止顾家父子,没了这个威胁,朕坐稳皇位,上下一心,楚夷不敢来犯!”
楚夷境内尚且未能统一,拿下边城,尝到甜头自然会收兵去处理他们境内之事,这一切都是他算好的,甚至通过安家那个女儿同楚夷皇室商议过的!
太后痛心疾首,眼中隐隐泛着湿润:“哀家请当世贤才为太傅教导你十数年、扶持顾家替你守护这江山万里,到最后你却想着要将城池拱手送人!简直糊涂至极!
皇帝只怕到如今还觉得,琅王同楚夷联手,是为了遵皇帝的旨意,想法子要了顾候和沧澜的命吧?
那皇帝可知道,在去边关之前,琅王便已经同楚夷人交往过密!太子乃储君,习理朝政情理之中,可他琅王多年越俎代庖,皇帝当真以为,琅王不过是听你之言、替你行事?简直天大的笑话!
皇帝担心外戚干政,打压顾氏、苏氏,你可曾想过,这些年来,江丞相在朝中威望早已不输任何权臣,若再得兵权,储君之位,便是你不想给,也只能落到琅王手中,届时,皇帝你!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