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派,极端派,主战派,改革派,保守派,投降派,移民派。
还有把孙胜给视为生死大敌,恨不得立马就让自己支持的天父,去把孙胜这个家伙给大卸八块的‘我爸是XX派’,还有‘人上人派’等等。
现在大明帝国内部的所有派别,是基本上都在等着孙胜在做着选择了。
是和是战?
是进行真正的改革?
还是世家门阀们想的那样,只是做做改革的样子?
是进行真正的改革?
还是进行更从上到下彻底的革命???
这些选择的压力。
现在就都又回来到了孙胜的头上。
事情就是这么好玩,孙胜其实一直都在等永乐大帝在腾出手来以后,会怎么选择大明帝国的未来。
结果永乐大帝在把帝国的次相,还有把改革派的力量交到了他的手上以后,就选择了等待大儒朱熹出关,然后看这位外来的大儒要怎么选择。
大儒出关以后也没有行动,而是在等待大宗师王守仁的出关还有表态。
然后大宗师成功晋升为天父以后。
也没有什么表示。
在聚焦了一波自己的徒子徒孙还有支持者以后。
转手就把帝国内的几股势力,未来是战是和的压力,给递回到了远在大明世界里面的孙胜手上。
所以继过来向孙胜‘颁旨授官’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的三宝太监以外。
在短短的时间里面。
从大明帝国的方向,就又过来了大儒朱熹,还有大宗师王守仁两位新晋天父的心腹代表。
和那些喊打喊杀的世家大族,跟恨不能对孙胜剥皮实草的朱家后代们不一样。
这一次过来的两位天父的心腹弟子都算得上是正常人。
都是那种就算是在孙胜的星光审判之下。
都不会有任何问题的那种。
而且大儒朱熹派来的代表,还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明帝国的世家弟子,而是他在大宋帝国的内部,就已经收下了的一位准天父弟子。
也许是因为知道的东西,比只在大明帝国里面称王称霸的世家要多,知道孙胜这个家伙的‘后台’很大。
而且也知道附近的所有超级势力里面,就天父联盟这个新兴的超级势力最不好惹。
所以那位来自于大宋帝国的准天父强者,在见到了孙胜以后,竟然是以一种‘准天父级’的待遇,来跟孙胜接洽的。
而且看这位的意思,不论是大儒朱熹还是他自己,估计也都没有为了大明帝国里面的,那些请他们过来的世家大族打生打死的意思。
至于说大宗师手下派来的人,那就更是大名鼎鼎的戚南塘,也就是那个在孙胜的大明世界里面生活了一段时间。
在大明帝国内部,属于除了洪武还有永乐大帝手下的那些开国武勋,还有靖难功臣以外的,所有武将派系的核心人物了。
这位大明的军神,原来是属于嘉靖皇帝的手下,只不过闲云野鹤般的道君皇帝一心修仙,就直接把戚继光这样的人给打发出去随便他们怎么混去了。
所以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整合以后,以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和张居正,卢象升,孙传庭,徐光启,孙承宗,还有最厉害的大宗师王守仁等人结成的政治联盟。
就成为了大明帝国内部,除了两位天父以外的,势力最强大的一支势力。
比起不到生死关头,就不会停止内斗的世家大族们来说,他们的这个阁老加武将的联盟,可是要紧密得多了。
也许再发展个一两百年,而两位大帝也不反对的话,那么他们这些人,也许会在大明帝国内部形成一个新的党派。
然后就进行一场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什么的改革。
而且他们内部的很多人。
实际上也是老爷子为了以后的‘天命崇祯’计划,所准备好的各色人才。
只不过在孙胜横空出世以后,这些温和派,还有改革派的地位,也就瞬间就尴尬起来了而已。
所以这一次来向孙胜进行示好,并且等待孙胜做出选择的几支队伍里面。
其实戚南塘他们所代表的大宗师势力。
才是最希望孙胜赶紧对大明帝国进行改革,而且也是政治光谱和想法,与孙胜最为接近的一派。
只不过就算是他们,也仍然拥有晚清时期的那些维新派一样的天真想法。
还有各种对反动势力还抱有幻想的心思。
博古通今的大宗师,还有戚继光这样的高层,当然知道他们内部的成员有这样的问题。
而且他们当然也知道现代世界里面的华国,还有俄国在最近百年里面走过的历史。
只不过一个势力的政治光谱。
实际上是不以几个领导人的意愿来进行偏移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组织成员。
都是如同大宗师这样的绝世人物。
绝大部分的成员,实际上甚至都只有一种需要改变的模糊想法。
要是领导人没有做出和下面的人一样的倾向,一样的选择的话。
那么这个组织分分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