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确实不会,所以他的心情断崖式变差,重新阴沉着一张脸不说话。
这时候,熟悉的瓮声响起:“陛下!”
坐在下面的多吉站了起来,他张开双臂,踏出右脚,鞠躬行礼。
老皇帝身后的曹惜墨上前小声言明多吉的身份。
“我和顾小姐是很好的朋友,这金雕的伤很重,基本救不活了,但要是顾小姐需要人帮忙照顾,我愿意去。”多吉道。
唐古特人以雄鹰为图腾,论对金雕的了解,无人能比。多吉这一开口,彭俊的理由就站不住脚,黑着脸退了回去。
想起多吉说自己和顾若薇是好朋友,彭俊转身之前,深深看了顾若薇一眼。
一切计划好的东西,都是被这个人打破。
......
最大的刺儿头过去,后面献礼的环节平平淡淡,毫不出奇。
之后回御史台路上,顾若薇问起刘瑾春,她闲着的时候想到一个不合理的地方。
“彭将军这么嚣张跋扈,怎么到现在,他都一直没造反?”
没道理啊,都这么指着老皇帝的鼻子骂他病鹰了。
有野心手里又有重兵,想反不是分分钟?
刘瑾春没有回答,秋荧很自觉地接过话头,为顾若薇解释。
“将军在外,朝廷首先会派一名监军随同前往,能担任监军这个职位的,都是陛下的心腹之人,而且多是官职更高的文官。”
文武不和,这一点放在大部分官员身上都是可以印证的。
但要将这么大块国土交给某人,光靠一个所谓的监军自然不够。
哪怕他的官职更高。
北庭大都护府,远离京都,民风剽悍,将军将士可以说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信奉的不是虚职,而是实力。
于是监军抵达之后,便会开始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让自己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将领。
除去监军,防止边关将军们造反的第二个手段,就是人质。
朝廷在挑选镇守边关的将士时,首先选的,就是京中有家眷的人员。
就算将军执意要造反,士兵也要考虑要不要跟从,他们的父母子女,家人孩子全留在京都。
“都是次要的。”刘瑾春开口说道。
庆典对他来说是个体力活,消耗了不少心神,上马车歇了这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主要的还是粮草。”
刘瑾春和秋荧不同,没有大段大段的解释,只是简单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