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竟然真的有“武林盟主”这个东西。
“武林盟主是做什么的?”顾若薇问,“号令武林高手?”
傅斌手里的灯晃了一下,“您身边的侯英生侯大人,还有朱亥朱大人,都曾是武林盟主。”
顾若薇:“??”
“不光这两位。”傅斌继续道,“刘中丞共有十二暗卫,其中十一位都是。”
知道了,刘老头怕是有什么收集怪癖。
同时顾若薇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武林盟主可以号令高手是放屁,最多能给御史台老大当个保镖而已。
“盟主之位,受众人挑战,能者则上。”傅斌又道,“顾小姐若是想要,再等一等招揽新的便是,水牢里的这些,不经用了。”
“我不需要。”顾若薇想说,自己的武功在没有热武器的现在,应该是够用了。
傅斌转过头。
顾若薇感觉他是想说什么,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只是继续为她带路。
名单上剩下的几个人,也是身怀绝技的人才。
其中有两个,顾若薇下定决心要带去西北。
一个名叫周沛,是管后勤的天才,一个人就能精确算出一支队伍所需的粮草,不过这点倒是不稀奇,御史台很多人也行,他最大的亮点,在口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周沛之所以被关进御史台水牢,就是因为他空口打借条,得了10万石粮食。
当时安南郡和南迦国开战,本地的士兵在对方毫无预兆的多处偷袭之下,死伤惨重,老皇帝从周边郡县调派了十万士兵奔赴战线。
当时管后勤的人没经验,运过去的粮食,要不发霉,要不发芽,搞得十万士兵靠喝粥打仗。
干饭人顾若薇一算账,一石约合是31公斤,也就是62斤。假设士兵们一人一日需吃两斤粮食,十万士兵一天就需要要吃20余万斤。
想要打赢这场仗,最少要一个月,一个月就是10万石,至少600多万斤粮食。
所有人都焦头烂额,领军甚至生出先撤退的想法,而小天才周沛,嘴巴一张一合,三句话,找当地的百姓白要了10万石粮食,而且让他们手推小车,亲自送到战场。
这三句话自然也就是他被关进来的原因。
“我是御史台的。”
“我可以给你们打欠条。”
“欠条用来抵赋税,你们亲自送过去还能抵徭役。”
没错,他狗胆包天,打着御史台的名号打欠条,说动了当地的百姓,时至今日,卷宗上说,还能说道安南郡百姓用欠条抵消赋税和徭役。
靠着这白来的粮食,安南郡和南迦国过的战争才能挺过胶着期,最终胜利。
御史台过于神秘强大,百姓心生敬畏又所知甚少。
仗都打赢了,御史台能怎么办,御史台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总不能赖账百姓,消耗百姓对御史台和皇室的信任吧。
金蟾台一边补贴钱一边骂骂咧咧,到第二个月,全体御史台官员工资直接减半。
这就捅了马蜂窝了,御史台上下提起周沛就恨得牙痒痒。
也是同年,许多贪官抄家流放,御史台清点赃款,成吨的金银财宝拐个弯补贴进了这个窟窿。
为了规矩,也为了平定御史台官员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