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离回说:“愚弟六岁,尚未拜师。奴婢想着等他再大一点,让他自己选个师父。”
李惟立马说:“六岁不小了,本王六岁的时候已经能背四书了,拜师赶早不赶晚。本王有个合适的人选,不知道姑娘看着如何?”
莫离想推脱的,那对母子在皇贵妃这,终究是个人质,日后莫离要是有什么破绽被抓到,他们首当其冲要被惩罚。“你看本王的叔父汤大人如何?”
他嘴中的叔父是汤宗义大学士,是李惟的叔父也是启蒙恩师,皇上本来想委派他更高的官职,可他婉拒了,现在在这个闲职上做做文章写写诗,很是惬意。
让莫弃拜他为师,对于以后大有裨益,如果不是李惟发话,汤宗义不可能收他。可要是拜了,人情也收了,人质也做了。
虽说不是自己的亲弟弟,可莫离也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替她承担这些,“王爷,阿弃还小,让他在母亲身边再留几年吧,寒门弟子,奴婢不求他以后出人头地,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奴婢就知足了。”
“莫离姑娘,你不要误会,本王和母妃都没有要挟你的意思,照顾她们只是不想让你有后顾之忧。既然你说不拜,那就再等等。”
李惟没有为难她,这倒叫她有些意外。“可你要是什么都不要,让本宫和母妃欠着你的情,我们也过意不去,本王跟你不熟,不知道你有什么需要的,倒不如姑娘自己张嘴,否则本王自己擅自做主,别再像令弟这件事一样好心办了坏事。”
其实自打莫离听到皇上在珍嫔去世那晚跟李恒说的话,她就一直有个打算,不过时机尚未成熟,她又不知道李恒那边的态度,所以没太多打算,可此刻莫离又想到了这件事,于是对李惟说:“王爷,奴婢还真有一件事相求,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奴婢先把恩求了,待到时机成熟,奴婢自然会来找娘娘。”
李惟倒是洒脱,站起身背着手说道:“好,能帮上你本王也很欣慰,那到时候就请姑娘不要客气了。姑娘再坐坐,我去前厅看看母妃。”
莫离也起身,对李惟说:“王爷,奴婢还是告退吧,一会太子妃回去找不到奴婢怕是会生疑,麻烦王爷替奴婢转告娘娘,改日奴婢再来请安。”
皇贵妃本来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为了给莫离和李惟制造点私人空间,既然两个人把话说清楚了,自然没有再留莫离的理由。
从合欢宫出来,莫离似乎释然了,不管李恒现在有什么想法,她都不应该茫然,不管怎样都要替满儿报仇,如果李恒有需要,她要随时能独当一面才行。
如果李恒真的就此放弃了,她也该完成自己的事情,以后不能有遗憾地离开宫里。
有目标的日子就有了盼头,莫离还是会托赵疆带信出去,即使收不到回信,自己也不再气馁。
莫离知道,凭自己的本事,不可能亲手杀得了太子,既然自己不能,就要找个能的。李惟那边的进度太慢了,皇后总是有办法救她出水火,莫离要把东宫这边的事情调查清楚,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东宫这边最大的事就花青岑的死因,之前她查到这件事和北柠有关,她屋子里那个匣子就是重点,可是那匣子锁着,她要想办法打开它。
莫离按照她的记忆,把匣子大概的模样临摹了下来,找到迎夏问:“姐姐,能不能找人帮我打个一模一样的匣子?”
这事不难,迎夏也不多问,只收了图,叫她三天以后来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