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砚道:“不管你们三个,还是我们以后的孩子,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我们都一视同仁,绝不偏私。”
赵砚这样说,不是在敷衍,他明白一个道理,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必会处置好财货问题的,不会叫孩子们因此生出嫌隙来。
周见鹊和善思都表示认同。
那这个问题就结束了,周见鹊觉得每年两三千两银子,应该不少了。
他记得小姨的三妹妹,出嫁的时候,陪嫁好像是几百两来着。
“那我接着问了,”周见鹊道,“你身体可好?能不能活过六十?”
赵砚听了这问题,想起自己那刚刚好转的伤,颇有些心虚。
“尚可,”赵砚只能回答,“至于能不能活到六十,我也说不好。”
这也是,谁知道自己能活到几岁。
周见鹊紧紧地皱着小眉头,半晌说道:“这可怎么办呢。”
要是赵叔叔活不到六十就死了,那小姨岂不是要跟自己的娘一样,要守寡了。
他不想让小姨守寡,守寡太苦了,还要被人笑话的。
赵砚知道这孩子担心什么,他查问过季椿的事情。
“赵家几乎没有亲眷,再过几年,你们两个就可以支撑门庭,到时候偌大家业都由你们姨姨管着,她就是个有钱的妇人了,等你们长大了,当了官,还能为她请封诰命,她自己也是厉害的人,不会受委屈的。”赵砚认真解释道。
两孩子都听得明白,他们两个很快就能长大了。
周见鹊觉得有道理,安心许多,说道:“不过我希望叔叔长命百岁。”
“那你怎么只说到六十岁?”善思问道。
“姨姨以前跟我说,她最少要活到六十岁,我按这个算的,”他解释道,“当然了,姨姨和叔叔活得越久越好。”
赵砚点头,说:“好,我们尽人事。”
至于天命如何,就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了。
这世上还有人东西噎死的,走路摔死的,什么都说不准。
周见鹊提醒:“那你以后别受伤了。”
赵砚颔首,他如今已经没有前两年那样拼命了。
“还有没有要问的?”赵砚觉得应该问得差不多了。
周见鹊觉得自己嘴唇都干了,但他的问题还没问完。
“你以后打算纳几房妾室?不会让她们欺负我小姨吧?”周见鹊询问。
他知道,男人都要纳妾的,他爹也有两个通房妾室,后来他爹死了,她们就走了。
赵砚并没有这个打算,他道:“我不纳妾,也不会其他人进门的。”
有这么一位生父,造成了他母亲一生的悲惨,赵砚决心只娶季桑一个,绝不会纳妾。
“真的?”周见鹊疑惑。
“真的,”赵砚道,“我给你写个文书。”
周见鹊十分满意:“好,那你也不会去外头的妓馆里吧?”
善思先道:“不会,二叔洁身自好。”
赵砚说是,问道:“你从哪里知道这些事情的?”
周见鹊解释道:“我去找人问的。”
善思惊讶道:“我怎么不知道?”
“我悄悄问的,你们谁都不知道。”周见鹊道。
他最近出门玩,或者跟善思一起去大昭寺,便会找借口独自离开,然后拿钱给年纪大的人,有男有女,问他们女人应该嫁什么样的男人。
大昭寺里,好些年纪大的女香客看他可爱,都不要银钱,就答了他的问题。
她们说了很多很多,周见鹊整理出来最要紧的问题,可辛苦了。
赵砚一时间心中动容,他心想,有这样的孩子,真是上辈子积德了。
谁家这么大的孩子,不是想着玩儿,想着自己高兴,他却这样为季桑考虑,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