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慈总算是把将军府那边的几位军医给培养出来了,这几天得闲在家里休息,看着路嬷嬷给许栀上课,觉得有些严厉,趁着天气好,就跟路嬷嬷商量,想带许栀去庄子上看看。
路嬷嬷也觉得阳春三月的,出去走一走,踏踏青,看看外面的风景是一件能开阔眼界的事,也就答应下来。
要出行,自然就要有所准备。
看着路嬷嬷给许栀准备的那些东西,许棣有些无语,“嬷嬷,咱们只是去庄子上,不是去什么远的地方,您怎么收拾了这么多东西,您看看,连脸盆都带着,还有这衣裳,嬷嬷,咱们最多就是中午在那边吃个饭,下午就回来了。”
路嬷嬷说道:“你懂什么,以后咱们九姑娘要出门,就得这样来准备,世家千金一步出八步迈的,就得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妥帖了。”
许栀自然是知道的,她的几个姐姐出门的时候就是要带着自己的东西,贴身大丫鬟更是挎着装衣裳的包袱,怕的就是万一有个什么突发状况,也能够有备无患。
陈兆慈看着放在堂屋八仙桌上的几个包袱,对路嬷嬷道:“嬷嬷,这么多东西,就咱们几个人,也拿不了啊,要不然,这次就先算了吧。”
路嬷嬷听了,便说:“这事我想了好久,觉得应该跟三奶奶商量一下,咱们是不是应该给九姑娘买几个丫鬟,咱们虽然离京都远了,带着太多人不方便,但是既然已经在这里安顿下来了,很多事就应该都办起来了,九姑娘的丫鬟,还有大哥儿的书童,这些都是需要从小就培养起来的。”
“嬷嬷,说实在的,这些事我还真的不懂,您也知道,我从小就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教养,要不然,这事还是您来操办吧。”
路嬷嬷就知道陈兆慈会这么说,便道:“那好吧,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等我找几个牙婆来问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有合适的咱们就买下来,好好地调教,下人也是主人的脸面,很多规矩就得从小开始教起来。”
陈兆慈一个劲的答应,但是桌子上这些东西,她真的不想带着,就给许栀带了两身替换的衣服,又带了两个平日里用来喝水的杯子,一行人就出发了。
庄子离河西县城有十多里路,出了城门之后,就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马车摇摇晃晃的,把陈兆慈摇晃得心里很是烦闷。
许棣在外面骑马,骑马这项技能是来到河西县之后学会的,在侯府的时候,许荛一家算是家里的小透明,家里马房就那么几匹马,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许棣看马车摇晃的厉害,“娘,这一段不是很好走,您要觉得车上不舒服,要不然就下来走一走吧。”
陈兆慈看了看脚上的绣花鞋,“还是算了吧,就我脚上穿着的这鞋子,走路更不舒肤。”
马车里很宽敞,一行人坐着也不觉得挤,可是这会儿因为摇晃得太厉害,原本端坐的许栀也端不起来了,被陈兆慈搂着靠着车厢坐着。
好在走过这一段路之后马车就平稳了,马车上几个人长舒了一口气。
这十多里的路,修在两座山谷之间,这边的山上深林密布,听说还有野兽出没,陈兆慈看看路两边已经冒出绿意的山头,“这边的山看起来倒不是那么凶险。”
马夫是当地人,听了陈兆慈的话,便说:“夫人,咱们这边也就是因为离着雁门关近,那边的守军厉害,经常过来这边巡视,这两边都是易守难攻的山头,当年可是绿林好汉雄踞的地方呢。”
许棣听了,就问:“那现在呢?”
马夫回道:“现在当然是没事了,这是咱们河西县城还有雁门关的后门,哪里有让自己的后门被人掐住的道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