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仁泰看到马车,也是暗中松了一口气,他不愿伤了跟大梁的和气,因为有了大梁的互市,部落的百姓日子好过很多。
吉仁泰不是个有什么远大抱负的人,他就想着作为部落的首领,能够带着部落里面几百口人把日子过好就行。
前几年北狄跟大梁一直战乱不断,草原上一些小部落饱受战火影响,好在这两年局势稳定下来,他也很珍惜眼前的天下太平。
吉仁泰看着眼前这些和自己交接货物,却眼生的人,问许荛:“许大人,怎不见往日那几个兄弟?”
许荛淡定地说:“现在正是夏收的时候,县衙里的人都分派下去帮农户收庄稼了,这几个人是我临时找过来帮忙的,吉兄弟,我家庄子上的麦子收了,下次互市你一定过来,我给你做些锅饼。”
吉仁泰听了,很是开心地说:“那我就等着品尝许大人做的锅饼了。”
送走了吉仁泰一行,许荛赶紧去了世子的行营。
世子看到许荛,欣喜地道:“许大人,还真让你给说中了,我们在一辆马车的车辕下面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咱们这边冬小麦的种植方法,我觉得不是什么军事情报,就给放回去了。”
许荛听了,叹了口气,道:“就是带回去又能怎么样呢,冬小麦也要有适宜的温度才能种,他们那边太冷,恐怕不太行。不过我倒是希望他们可以成功,这样大家都有饭吃,谁还过来抢。”
世子摇了摇头,道:“许大人有所不知,普通人过日子,吃饱饭穿暖衣就行了,但是那些贵族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有了粮食,有了身体强健的子民,便会想着侵占别人的领土,以达到他们自己的私欲。”
许荛听后叹道:“唉,真是兴则百姓苦,亡亦是百姓苦啊。”
许荛从互市回来后,又继续割麦子,夏收时节,就是要争分夺秒地从老天爷手里抢粮食,万一阵雨降下,这一年的收成可就都泡了汤。
所以,前些日子,他才会把县衙里的人全部派下去。
许荛再三交代,一定要抓紧时间抢收,不要因为天气好好就拖拖拉拉,这个季节的天气,就像女人的性子一样,说变就变。
庄子的院前,专门空出了一块很大的场地,为的就是农忙时节能够晾晒粮食,收割下来的麦子就在那块场地上摊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拉着青石做的碌碡满场院地跑,打麦,扬场,晾晒,忙得想要手足并用了。
到了夜里,忙活了一天的许棣,搬了一张竹椅,坐在场院边纳凉。
白天一起割麦子的村长,看着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心生敬佩,白天干活时既没有因为是县令家的公子就什么也不干,也没有因为年纪小了就干的少。
看到村长来了,许棣赶紧去院子里又搬了一把椅子出来,还交代赵庄头搬了一张木桌子过来,沏了一壶茶。
村长也不拐弯抹角,坐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少东家,我过来是想跟您说一声,我们村想跟您一起种小麦。”
“村长叔,你们村要种小麦,我自然是欢迎的,地里的玉米,等到秋天还能再收一茬,等收了玉米,把地整理一下,正好种小麦,这样循环下来,一年相当于有两茬的庄稼可以收。”
村长一个劲地点头,“我们村子里的人看着你们家种了两年地,地里的收成怎么样我们心里都有数,我们老百姓呀,没有别的盼头,就想着能多收点庄稼,填饱肚子,攒下几个钱,让家里的孩子体体面面地娶媳妇,嫁婆家。”
许棣笑着听村长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