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你们要在外面多逛逛呢,今天天气挺不错的。”
许栀实在惦记平西侯府的事,她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嬷嬷,我去货行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一个人,一个十二三的少年,南北商行的伙计喊他少东家,但是我觉得他的气度不凡,不像个普通商人。”
路嬷嬷听了,想了想,说:“你说的人我知道了,他是平西侯府的人。”
许栀眼睛一亮,期待地盯着路嬷嬷,路嬷嬷摸了摸许栀的脑袋,回忆道:“平西侯府在先帝还在的时候,是很显赫的,那个时候靖北侯还没有起来,镇守边关靠的就是平西侯。只可惜后继无人,才让平西侯府走到今天的地步。”
见许栀听得认真,路嬷嬷又道:“先帝在位时,老平西侯给现在的平西侯定下一门亲事,定的是当时鸿胪寺卿陈大人家的嫡长孙女。”
许栀追问道:“嬷嬷,那后来呢?”
“陈氏进门之后生了个儿子。又过了两年,在生平西侯府的嫡长女时,难产而死。平西侯就去娘家求着,把陈氏的一个庶妹给娶进门了,说是为了照顾两个孩子。”
许栀一下子就明白了,“平西侯府有那么多的丫鬟婆子,还能照顾不好两个孩子吗,再不济多请两个奶娘不就是了吗?把夫人的庶妹娶进门,平西侯爷肯定有别的目的,毕竟这个庶妹都没有生过孩子,哪里知道怎么照顾孩子的?”
路嬷嬷想不到许栀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些弯弯绕绕,女孩子本来过的就不容易,出嫁之后要面对很多事情,多长几个心眼是好事。
“是呀,一个还没有嫁过人的姑娘家,哪里知道怎么照顾孩子呢,但是平西侯求到了岳丈家里,再加上那时陈大人已经致仕,陈家跟平西侯府地位差距越来越大,陈家的掌家人觉得能够跟平西侯府再续姻缘是好事,就同意了平西侯府的要求。”
许栀托着腮,听到路嬷嬷讲到这里,叹了口气,“真是可怜了那一双兄妹,小小年纪就没有娘亲。”
嫡姐庶妹这层关系,在外人看来也许会是姊妹情深,背后是什么只有当事人知道了,大梁朝虽然对于嫡庶很包容,但是真正关系融洽的真没有多少。
路嬷嬷点了点头,道:“你一个孩子都能想明白这个事情,更何况那些人呢?你在货行遇到的那位少年,就是平西侯的嫡子,平西侯娶进继室之后,头几年没有让继室生孩子,而且陈家也作主,把陈氏的嫁妆都封存起来,嫁妆里面的铺子庄子也都交给陈家的人打理。”
许栀点了点头,道:“好在陈家还是有明白人的,只要手里有了这些财物,那两个孩子以后也算是有保障了。”
路嬷嬷却是叹了口气,说:“两个孩子没有什么自保的本事,却有大笔的钱财,反倒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平西侯自打继室进门之后,就把偌大的一个侯府给掌控在手心里,陈家的老太爷前两年也去世了,陈家就处处偏向那个庶女。”
“嬷嬷,其实这也是自然的,陈家现在没有得力的人,就靠着平西侯府呢,平西侯府的当家主母怎么说也是他的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