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赋税,每年年底都会有例行的查账,去年查账的时候,从一个员外郎的身上查出来一点猫腻,当时因为要过年,没有打草惊蛇,过年开印之后,梁承帝亲自督促,硬是从这个员外郎的身上顺藤摸瓜,摸到了西北这边来。
每年开春,朝廷都会有一笔专门用来修缮水利工程的款项,就大前年那会,西北地区连日降水导致河道垮塌,洪水一泻千里,淹没了大片的良田,很多人家流离失所,白蔻就是在那场洪水中失去了家园。
而后朝廷有一笔专门用来安置西北地区灾民的款项,修缮水利的款项也给增加了三成,结果这些钱从户部开始,就被人层层盘剥,真正到西北的,已经所剩无几。
梁承帝一怒之下,交代大理寺把案子给查清楚,彻查起来,就查到了甘州的大部分官员,最后所有的证据直指三皇子。
三皇子是万贵妃所出,万贵妃是梁承帝最宠爱的妃子,等到大理寺的人跟梁承帝汇报的时候,梁承帝当即就让暗卫去把三皇子给抓了,至于西北地区的官员们,则全都被带回了京都,关在大理寺等候判决。
梁承帝还下了一道旨意,让许荛暂代甘州同知之职,即刻上任。
许荛的官职便由从七品上升到七品了,而甘州同知是六品,这也就意味着,许荛是越级上任的,而且上任之后,上面就没有知府的辖制,他就是整个甘州府最大的官。
甘州对于大梁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要塞之地。
甘州地处边境,下辖的几个县城,河西与北狄接壤,从河西往东边的几个县城,与一些游牧民族的管辖地接壤,最东边的县城,跟金人的地盘挨着。多年来,与邻邦摩擦不断。
作为大梁的北边门户,甘州府的官员非常重要,不光是要安抚民心,还要承担起保卫国土的重任,战事一起,这些人就是前方将士最忠诚的后盾。所以,甘州府的同知,不光得有管理的才能,还得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以及对于国家的忠诚之心。
许荛自打入了梁承帝的眼,就没有做过让梁承帝失望的事情,特别是跟卫朗一起对付北狄的五王子的那次,让北狄政局发生重大的转折,使北狄几十年没有能力骚扰边关,所以,甘州的官场一出事,梁承帝连想都没有想,破格让许荛上任。
许荛接到旨意之后,最关心的就是谁接任自己的河西县令之职,结果宣旨太监又给了许荛一道旨意,严明河西县第位重要,让许荛先找一个能很快就能够上手的人接任河西县令一职,事出突然,特事特办,可以先上任,然后再去吏部补办手续。
李大人是不二人选,许荛让李大人做河西县令的主要原因就是李大人不会无故的推翻自己已经施行的一些政令,很多政令都是许荛带着李大人一起制定的,到了这个时候,举贤不避亲,再说李大人是个举人,完全能够胜任一县之令。
许荛接到旨意之后,就开始做各种的安排,至于家里人,他们可以慢慢收拾好了再去甘州,但是许荛不行,他现在需要把手头所有的事情都做一个交接,然后抓紧时间过去。
李大人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岁数了竟然能够做一县之令,他原以为以后就跟着许荛,哪怕许荛身边没有什么适合他的职位,他也可以跟着去做个幕僚,等岁数到了,就回老家,置几亩地,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谁知道现在竟然有这样一个机会,男人都有野心,李大人也想有这养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但是,等到这个机会真的摆在自己的面前了,李大人却胆怯了。
许荛忙的脚不沾地,跟卫朗那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实在有些顾不上李大人这边,看到李大人带着几丝惊慌的表情,便安抚道:“李大人,不要怕,河西县现在已经算是稳定下来了,你也不要怕哪里做的不好,后面河西要怎么发展,我会给你一个规划纲要,你按照这个规划纲要做,一定没问题的。”
李大人听了许荛的这些话,总算是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