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芝抽出手帕擦擦嘴角,随手点了比较大的四块。
沈冷雁挨了夸,更加卖力,让兰芝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做生意的嘴。
“只要四块吗?四这个数字不好听,不如六块吧,六六大顺,所有事都能顺顺利利。”
兰芝纠结得眉头皱成一团,咬咬牙道:“行,包六块。”
沈冷雁喜笑颜开,从竹筐里挑出两块最大的枣糕,接过兰芝扔来的银锭子。
她来县城前特意换了不少铜板,找完钱满脸带笑。
送上门的大客户,谁能不高兴呢。
兰芝看着用干净的油纸,满意点头:“你倒是讲究,待我家夫人尝过,若是不好,你先打听打听李家什么来头!”
兰芝倨傲说完,挎着篮子扭身离开,沈冷雁妥善收好银锭子,察觉身旁火热的目光。
大爷羡慕竖起拇指,赞叹道:“小姑娘看着小,倒是做生意的料,一下子卖出去六块啊!”
一共一百二十文,他卖豆腐脑半个月都未必能挣到。
借着摊子的优越性,陆陆续续不少高门大院里的人出来,遇到新鲜事物都凑过来。
枣糕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家中有年纪小的孩子和和气的夫人,下人们都会买上两块,反正对他们来说不贵。
一天下来,竹筐里的枣糕卖掉大半,还剩下几块压在最下面,沈冷雁掂量钱袋子,一天下来,赚了小二两,在旁人眼里很多,但距离她的目标差得太远了。
剩下的枣糕她也懒得带回去,收摊子前送了大爷两块,知道价格的大爷哪里肯收,他他也没有能还礼的东西。
“大爷你就收下吧,我请您帮我留下这个位置,就当谢礼。”
沈冷雁指了指脚底下的地,她观察一整天,这条街小摊贩其实不少,但没有固定摊位,谁来得早就是谁的。
她今天运气好,抢到了大爷旁边的位置,可难保没有来迟的时候,大爷卖的豆腐脑,早晚都要卖,出摊早,正好能帮她占位置。
大爷犹豫推辞:“小事顺手就能帮,这么好的东西,还是留着卖吧。”
“枣糕的好处多着呢,大爷拿回去给小辈吃尝尝味。”
沈冷雁只好搬出小辈,子孙对于老人来说向来是软肋,一想到家中的小孙子,大爷动摇了。
她直接放到大爷的竹篮里,笑道:“多谢大爷了,我要是过了晌午没来,就不用给我留了,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
说完头也不回跑了,紧赶慢赶终于赶上最后一辆回镇上的马车。
再从镇上回到村里,新房烛火通明,沈冷雁加快脚步赶到家中。
沈冷月已经睡着,陈娘守着烛火缝补旧衣等在堂屋。
“娘,我回来了。”
她大声喊,陈娘连忙放下手中针线,接过她肩上的扁担放到角落里。
“下次看天色差不多就回来吧,别卖的太晚不安全。”
陈娘按住她坐下休息:“厨房里给你热着晚饭,歇会儿洗把脸吃饭。”
沈冷雁嘿嘿一笑,抹了把脸,点头看陈娘忙活,疲惫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