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最近风头正盛的昶安县主,单就个人而言,出身低贱本不配彧王,但是背后的骠骑将军府却不得小觑。
于凡身居高位,掌控这东晋大半兵权,却始终持身中正。虽不支持任何皇子世族,但却始终是各大世族眼中最大的肥肉。但凡有机会,总想和他搭上些关系,钱财美色,简直花样翻新。可是于凡却似铜墙铁壁,他孤儿出身,上无高堂,与发妻琴瑟和谐,从未纳妾,成亲多年却又一直无所出。几年前,将军夫人去世后,于凡可算是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为了拒绝各大世家的笼络,抢先在晋帝前发愿,为亡妻守节,终身不再娶。
至此,于凡便成了一块无处下手的香饽饽。
但是,这个尴尬的局面现在因为茗若的出现,便是彻底被打破了。向来守礼肃穆的于大将军,抛下返京大军独自赶往云自来,就为了接这位甥女回家。
此一事后,茗若在于凡心中的分量,大家都心中有数。
谁得到茗若便等同于得到了整个将军府。
即使于凡再不涉足党政,但茗若的夫婿,于凡定是会照拂支持几分。
是以段穆之骄傲,被茗若羞辱仍坚持求娶,甚至不惜暗示可休妻重娶,为的便是此。
却不想,被向来示弱的段演打了个措手不及。
前些日子,元王和昶安县主的轶事尚沸满盈天,元王还曾私下向大将军求过亲。
如今没过几天彧王却强势求娶,直接断了元王的念想。
彧王对兄长元王向来恭敬,这次明知元王对昶安县主有意,仍抢先提亲,实在让人瞠目。
彧王段演二十有三,至今无一妻妾。街头巷尾对此议论猜测多年,晋帝虽为此忧愁多年,却始终未曾强制指婚。
这次段演主动提及,晋帝甚是欣慰。大手一挥,宗正寺、太常寺、礼部主导,其他相关府司全都被抽调出人手辅助彧王大婚之事,礼仪流程能省则省,重点抓速度,力争过了正月最晚开春便举行大婚。
不到两个月便是年关,本来事情就多,又有各国外使来贺,这下又接了个烫手山芋,整个东晋官署忙的不亦乐乎,城内百姓官眷趁着热闹也是各种花样百出,宴请玩乐比平日多出好几成。
作为热闹的中心人物,送往将军府邀茗若过府参宴的请帖向雪片一般飞来。
可茗若却以修养为名简单粗暴的婉拒了所有的宴请,其中甚至包括了皇后娘娘下的请帖。
宁皇后自从坐稳后位以来,作威作福惯了,何时受过冤枉气。可自从碰上茗若,接连受挫,从自己到宝贝儿子,被一个低贱出身的小妮子一而再的轻视,简直是岂有此理。
宁皇后知道茗若拒绝赴宴,气的甩手便打碎了两个宝瓶。想要去教训茗若吧,奈何父亲宁晦一早便叮嘱过她,为着于凡也暂时不要与昶安县主过多纠缠接触,自己给她下帖本就是想把茗若召进宫来故意找事,没想到茗若竟然直接不来,这下吃个软钉子却是把自己气的七窍生烟。
外面风风火火,茗若却是毫不在意。
每次想起那夜在咸宫,茗若就觉得头疼。自己竟然在谈论终身大事的时候醉酒睡着了,连被段演抱到客房歇下都不知道。由于过于丢人,天色拂晓时清醒过来的茗若,做贼般顶着一路大雪迅速的逃离了咸宫。
结果第二日段演派人将传说中剩下的最后两坛春意,送到了将军府,茗若深感无语。
却不想更无语的是,这三日后段演刚解禁,竟然就直接带着媒人纳采礼打上门来。待茗若从雨殇的通知中回过神来,才反应过来段演这招奇袭需要自己这个内应配合,忙手忙脚乱的给舅舅送去巾帕接应段演。
当晚茗若更是开了一坛春意,用未来外甥女婿亲手酿的酒搞定并顺便喝倒了自家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