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同胞?”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老夫周游列国数十年,却不知东海之滨、隔海相望还有什么所在。吕老弟见多识广,不妨与我等说上一说。”
“既然邹子先生如此好奇,那我索性科普一下子。不过咱可说好,我说完就该你说了,先生可不能赖账。”
接着,陈政把脑子里储存的世界地理、亚洲地理还有中国地理知识简要的描绘了一番,也幸亏他当初上学时当过一个学期的地理课代表。
邹衍听完诸如七大洲四大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在大洋彼岸的诸般情形后,连连感叹道:“想不到世界竟如此之大?!”
陈政一笑:“先生想去看看还是咋地?”
“唉!”邹衍叹了口气:“若是早上几十年遇到吕老弟,老夫定要行遍天下,可惜如今已是力不从心了。”
陈政愣了一下:“早上几十年?那时候我还没过来呐!这事儿只能怨闪电了。哦对了,我该说的说完了,该先生了。”
“哈哈哈哈!”邹衍大笑道:“既然答应了吕老弟,老夫岂有食言之理?!”
魏无忌也饶有兴致地催促道:“先生快讲!”
邹衍看来是胸有成竹道:“二位可知君子有十美,而小人有十丑乎?君子者,有豁达之美,有容人之美,有坚忍之美,有好生之美,有助人之美,有谦逊之美,有礼让之美,有好学之美,有尽孝之美,有恬淡之美。小人者,有癫狂之丑,有舌毒之丑,有妒嫉之丑,有伪面之丑,有阴邪之丑,有中伤之丑,有欺善之丑,有贪利之丑,有冷酷之丑,有寡恩之丑。此所谓君子小人之十美十丑也。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今世人皆为虚名浮利所累,善恶美丑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要知道,人生来世间皆有七情六欲,哪能生来便是圣人的造化。世间君子也并不是没有虚荣心、嫉妒心、功利心,他们只是能够凭着自身的学识和修养,用自省心、敬畏心、平常心来驱除那些私心杂念罢了。人心之善与人心之恶此消彼长、相生相克,善战胜恶时,此人便是君子,恶占据了上风,此人便沦为小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人世间,从善之人往往清贫寡居、孤芳自赏,从恶之人却是挥金如土、热闹非常。君子之心当常怀戒惧,不受心中欲望驱使,如此方能慎终如始、善始善终。然小人之心却能使人随波逐流、渐行渐远,直至身处险境而浑然不知,坠落深谷而浑然不觉。正如方才二位所言,这世上最难之事乃是看穿人心,老夫请问,纵然将世上人心都看穿了又当如何呢?”
陈政、魏无忌和徐福都陷入了沉思。
过了许久,陈政喃喃道:“若是将世上人心都看穿了,岂不只剩下了‘伤心’二字?!”
徐福道:“此话怎讲?”
“看着世上小人的种种鬼魅伎俩、丑恶嘴脸,见得多了,倒也就见怪不怪,不过是心生怜悯,由着他去自生自灭罢了。然伤心之处在于,世上又有多少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有了点钱就变得利欲熏心、目空一切,有了点地位就变得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这样的人即使当初与你相见甚欢、称兄道弟,甚至与你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朝夕之间,怕也是变得冷若冰霜、形同陌路,更有甚者,还会对你冷眼相对、冷嘲热讽、一脸鄙夷、嗤之以鼻。这世上小人变成君子的凤毛麟角,君子变成小人的却是前赴后继、人潮涌动,如此,怎能不教人心生伤感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邹衍听后大笑起来:“吕公子有这份真性情,也是难得,难得啊!公子可知,这人在得意尽欢之时,身边都是看起来重情重义、侠肝义胆的君子,你走到哪里都是对你肃然起敬、投怀送抱,可到了此人落魄潦倒之时,身边之人都变成了背信弃义、落井下石的小人,你走到哪里都是对你昂然无视、视而不见。天地反转,阴阳之变,人心亦然。天地万物千奇百怪、光怪陆离,人心之中千沟万壑、神魔交战,如此,世间才得以变化莫测、气象万千。世上人谁也莫说自己至纯至善,只要心存善念,有一份弃恶从善、趋善远恶之心便是了。君子也好,小人也罢,都是天地造化使然。其实,这君子与小人就活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却能给自己一个选择。知我者,谓我观鱼;不知我者,水中观我。世上为名利所累之人,犹如水中之鱼,趋利而往之,无利而远之,如是而已。吕公子若能修得圣人造化,岂能天人交战,与天下人为敌乎?!哈哈哈哈!”
圣人造化?修到那样的人生境界谈何容易?!可一旦走入了那样的境界,又会是多么的洒脱和快乐,那种庸俗之人无法理解的洒脱,那种无数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感受到的快乐。
徐福道:“尊师,似我等之人,岂不都是水中之鱼了?!难道,这水中之鱼就不用区分君子与小人了吗?难道趋利之人就都是小人吗?”
邹衍也只是含笑不语。
魏无忌似有所感道:“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只要在大节上不越雷池一步,小节嘛,则不必过于苛求。看一个人,要看这个人的人品、胸怀和格局,这便是大节,人品贵重、胸怀坦荡、格局广阔之人,便是值得交往之人。若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小恶弃人大美、以小恙掩人大德,岂无憾哉?!”
邹衍笑了笑:“荀子先生曾说: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馀矣。意思是说,大节小节皆好,此人便是上上之人。大节虽好,小节上有些出入,此人便是中上之人。大节不好,小节再好,那也只能是下等之人。不知吕老弟对荀子先生此说,有何高见否?”
“我岂敢评论荀子先生高论。大节小节皆好之人固然是上上之人,大节小节皆失之人固然是下下之人。难就难在大节好、小节不好,大节不好、小节好的人身上。依我看来,一个人大节好,小节上倒不必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怕的是一个人表面上信誓旦旦、实则是心怀鬼胎,表面上慷慨仗义、实则是有所图谋,表面上甜言蜜语、实则是笑里藏刀,表面上雪中送炭、实则是落井下石,遇到如此之人则要防之远之。再者,对那些大节不好之人,小节上表现得越好,则越危险,此等人往往在小节上用花言巧语迷惑你,用小恩小惠收买你,用投其所好拉拢你,最后是让你为其所用、任其摆布,直到榨干你为止。”
魏无忌听后感慨道:“想不到吕大哥一番楚国之行,不但收获了干将莫邪那一对神剑,还得与邹子先生有此际遇,见识也有此精进,真乃人生幸事也!”
陈政摆了摆手:“无忌老弟言过了,方才邹子先生所言圣人造化,我可是相距甚远啊!说起此行收获,如今想来,能与邹子先生相识,确是此番楚国之行最大之幸事也。”
邹衍手捻胡须笑道:“吕老弟怕是言之尚早了吧?!若让老夫说,吕老弟怀中所得之人皮面具,才是教人大难不死、起死回生的宝物。与此物相比,老夫可是难比其万一啊!”
魏无忌一愣:“人皮面具?吕大哥,此物又是从何说起?”